今天得空,就想着把我最近又捡起来玩《文明3征服世界》的一些心得体会,或者说,我自个儿是怎么一步步琢磨着打征服胜利的,给大伙儿说道说道。这游戏老归老,但玩起来还是那个味儿,特上头。
一、开局选哪家,心里得有谱
玩征服,就喜欢简单粗暴点的。所以开局文明,我一般倾向于那些有点军事小特长的。比如罗马,早期那个罗马军团,打架确实猛。或者像有些哥们说的,希腊、苏格兰啥的,一个强攻一个能守,也行。不过我最近一次玩,选的是中国,主要是想试试他们的特色单位“骑射手”在中世纪好不好使。
我的开局思路是这样的:
- 探路是头等大事: 出来第一个兵,甭管是直接撒出去探路。找资源、找邻居、找好地方建分城,全靠它。
- 首都选址: 我一般会找个旁边有俩奢侈品,再来点盾牌(生产力)和粮食多的地方。奢侈品能保证早期人民不闹事,盾牌粮食就不用说了,发展基础。
- 科技直奔主题: 我一般会先点出“陶器”,然后看情况奔“书写”或者“采矿”这些基础科技。要是想早点打架,那“青铜器”之后的“铁器”就得赶紧安排上,毕竟剑士比棒子兵强太多了。
- 初期建设: 第一个城,除了探路的兵,我会先出个工人,然后补个兵营,再来个移民。顺序看情况,要是周围安全,就先移民。要是邻居虎视眈眈,那就多出俩弓箭手或者长矛兵守家。
二、中期扩张与备战,磨刀不误砍柴工
首都周边的地盘铺得差不多了,三四个城的样子,我就开始琢磨着怎么收拾那些看着不顺眼的邻居了。这时候不能急,得慢慢来。
这阶段我主要干这些事:
- 科技不能停: 文明系列,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这话没错。我会根据我想打的文明,以及他们的科技方向,来调整我的研发。比如,要是对手铁甲满地走,我还用着小弓箭,那不是送人头嘛“封建制度”出了骑士,“君主制”加点快乐,“工程学”修路搭桥,都很重要。要是想玩“火药”一波流,那科技路线就得往那边偏。
- 军事单位组合: 我个人喜欢“剑士/长枪兵 + 弓箭手/弩手”的组合在早期推一波。等有了骑士或者骑射手,那就爽了,机动性高,打起来也疼。攻城的时候,投石车、弩炮这些也得跟上,不然硬啃城墙太伤了。
- 外交小动作: 这游戏外交也挺有意思。我会尝试跟一些远方的文明搞好关系,签个贸易协定啥的,换点资源或者科技。对近处的邻居,要是暂时不想打,就先稳住他们,能骗点钱就骗点,或者让他们跟我的敌人打起来,我坐山观虎斗。
- 间谍妙用: 我发现,中期派个间谍去对方家里溜达溜达,偷个科技蓝图,或者看看他们城里有啥兵,都挺有用的。有时候还能煽动个叛乱,美滋滋。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玩埃及,旁边有个波斯,发展得贼快。我当时科技没他兵也没他多。我就先跟他签和平条约,然后偷偷摸摸在边境屯兵,同时派间谍去他首都搞破坏。等时机差不多了,科技也追上一点了,直接撕毁条约,几个城门一起推,打他个措手不及。那感觉,真是舒坦!
三、决战时刻,一鼓作气拿下!
等我感觉兵强马壮,科技也领先或者至少不落后主要对手太多的时候,就准备全面开战了。征服胜利嘛就是要占领世界上大部分的土地和人口,或者干脆把所有对手的首都都给端了。
到了这个阶段,我的打法就比较直接了:
- 选定主攻方向: 一般我会先挑个软柿子捏,或者那个对我威胁最大的。集中优势兵力,争取快速解决战斗。
- 多线操作: 条件允许的话,我会尝试从多个方向进攻一个国家,让他首尾不能相顾。这招挺好使,特别是电脑AI有时候反应不过来。
- 攻城拔寨: 打仗就是打后勤。攻下一座城后,我会先休整一下,补给兵员,恢复城市秩序。如果城里反抗情绪太高,就多驻扎点部队,或者直接把文化建筑给拆了,建自己的。
- 注意战损和厌战: 兵死多了,国内人民会不高兴的。尽量用优势兵力打,减少损失。打仗打久了,厌战情绪也会上来,这时候就得想办法提高快乐度,比如多造点娱乐建筑,或者把奢侈品拉满。
- 滚雪球: 每打下一个文明,他的地盘、资源、城市就都归我了。这样我的国力就会越来越强,打后面的就越轻松,形成滚雪球效应。
我记得有一次玩征服,打到就剩我和另一个AI大国。我们俩几乎瓜分了整个世界,那场面真是壮观。决战,我集结了所有能动的部队,坦克飞机大炮一股脑儿全怼上去了,打了好几个回合才艰难取胜。胜利那一刻,看着屏幕上“您已征服世界”的字样,真是满满的成就感!
玩《文明3征服世界》的征服胜利,对我而言,就是一个不断规划、发展、然后找准时机重拳出击的过程。里面有很多细节和小技巧,都是在一次次游戏中慢慢摸索出来的。虽然有时候会被AI气得够呛,但那种运筹帷幄,最终征服一切的感觉,实在是太吸引人了。今天就先分享这么多,希望能给同样喜欢这款老游戏的朋友们一点点小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