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铁血红安》这部剧,我当初是怎么刷到的?也没啥特别的机缘巧合,就是有段时间,剧荒了,不知道看啥
我就寻思着,找点以前没看过的,或者口碑还不错的国产剧瞅瞅。对战争题材的片子,尤其是讲咱们国家革命历史的,还是有点偏好的。也不是说多懂历史,就是觉得那段岁月不容易,想看看那时候的人是咋过来的。
然后就在一些推荐列表里头,或者跟朋友聊天的时候,听说了《铁血红安》这部剧。说是赵文卓主演的,我一听,哟,赵文卓?他不是一直演功夫片的嘛黄飞鸿、方世玉啥的,演这种革命军人,能行不?心里就打了个小问号。
我的观看“实践”
带着这点好奇,我就找了资源开始看了。也就当个普通的战争剧看。打打杀杀的场面肯定少不了,但看着看着,就有点不一样了。
它不光是打仗,它讲的是人。
我记得剧里头,主要人物就是刘铜锣,赵文卓演的那个。这小子一开始就是个刺儿头,天不怕地不怕的,有点愣头青的感觉。但是,他又不是真傻,有股子机灵劲儿,还有点江湖义气。
- 人物的转变: 我就瞅着他怎么从一个普通的庄稼汉,或者说有点像个土匪头子的小青年,一步步被卷入到革命的洪流里。这个过程挺有意思的,不是一上来就高大全,而是有很多挣扎、选择,甚至犯错。
- 情感的纠葛: 还有他跟几个女人的感情戏,比如李欣汝演的那个方杠子,还有李呈媛演的曹丽君。这些感情线,我觉得处理得还行,不是那种硬凑的,而是跟当时的环境和人物的性格结合得比较紧。战争年代的爱情,总是带着点悲壮和无奈。
- 配角也挺出彩: 除了主角,像刘名洋演的戴慧平,还有周航演的方蕾,这些配角也都不是简单的工具人,他们有自己的故事和立场。我特别留意了他们跟主角之间的关系变化,有时候是战友,有时候可能因为理念不同又会产生矛盾。
我这人看剧,就喜欢琢磨这些人物的动机。他们为啥这么选?当时那个环境,换我我能咋办?《铁血红安》里头,好多人物都挺立体的,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穿的好人坏人,也不是说一上来就觉悟多高。
比如说,刘铜锣的成长,他一开始可能就是为了兄弟义气,为了报仇,后来慢慢才明白更大的道理,为了啥而战。这个转变过程,我觉得是这部剧比较用心的地方。
再说说剧情的节奏。
整部剧的时间跨度挺长的,从大革命时期一直到解放后。有时候会觉得某些情节推进得快了点,但还是能把红安这块红色土地上的风云变幻给展现出来。那些战斗场面,我不是军事迷,看得就是一个热闹和惨烈。但能感觉到,剧组还是想拍出那种艰苦卓绝的劲儿头。
我记得看到有些段落,比如主角们遇到挫折,队伍被打散,或者亲人牺牲的时候,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这就是剧情的代入感,虽然知道是演的,但还是会跟着人物的情绪走。
的感受
整个看下来,这部剧给我的感觉就是,历史不只是冰冷的年份和事件,它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组成的。 他们有爱有恨,有彷徨有坚定。红安那片土地,真是出了不少铁骨铮铮的英雄好汉。
赵文卓的表现,我觉得也算突破了他以往的形象。虽然有时候还是能看出他功夫明星的底子,但演起这种带点痞气又重情义的军人,也还挺有说服力的。
你要问我《铁血红安》剧情咋样,我只能说,我实践下来,觉得它不只是一部剧,更像是一段历史的缩影,让我对那个年代的人和事,有了更具体的感受。不是干巴巴的文字,而是有血有肉的故事。虽然可能有些地方处理得不完美,但总体上,还是值得一看的,特别是对那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就当是回顾一下先辈们走过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