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们儿我,今天就来聊聊“多人运动罗志祥”这事儿,纯粹是把我当时吃瓜、琢磨这事儿的过程给大伙儿说道说道。这事儿当年可是闹得沸沸扬扬,我记忆犹新。
事件初爆,信息轰炸
我记得那是2020年4月份,具体哪天忘了,反正一睁眼,朋友圈、微博,哪哪都是罗志祥和他当时女朋友周扬青分手的消息。一开始我还以为就是普通情侣掰了,顶多是粉丝们嗷嗷叫几声。谁知道周扬青那篇长文一发,好家伙,直接给我干蒙了。
重点是啥? 就是那个“多人运动”的说法,还有什么“和兄弟们对叫出来的女生不尊重”之类的。我当时第一反应就是:“啥玩意儿?多人运动?这是啥新词儿?”我估摸着不止我一个人一头雾水。
全民猜谜与梗的诞生
接下来几天,那可真是热闹。我眼瞅着这事儿发酵:
- 第一步:困惑与求知。 我就跟身边朋友打听,上网搜,想搞明白这“多人运动”到底是大家伙儿都挺懵,各种猜测都出来了。
- 第二步:信息扩散与解读。 各种截图、分析、小道消息满天飞。有人说是打麻将,有人说是开黑打游戏,反正越说越离谱,但也越说越像那么回事儿,主要是周扬青那口气太笃定了。
- 第三步:梗的形成。 很快,“多人运动”就成了一个梗。我记得当时各种表情包、段子都出来了,什么“今晚多人运动,五缺一,速来!”之类的。我当时也存了不少表情包,现在想想还挺逗。
就喜欢琢磨事儿。我当时就在想,一个原本可能挺私密的事儿,怎么就能通过一篇社交媒体长文,迅速引爆成一个全民关注的公共事件?这里面,当事人的影响力、爆料内容的冲击性、以及社交媒体的传播速度,缺一不可。
后续发展与个人思考
后来罗志祥那边也回应了,好像有提过是朋友间玩乐,打打游戏啥的。但那时候,大众的印象已经形成了,解释啥的,感觉都挺苍白无力。我还特意去翻了翻,看到有报道说他因为这事儿,好几个综艺节目都黄了,事业受到挺大影响。
我这“实践”的过程,就是:
- 接收信息: 通过各种渠道知道了这件事。
- 处理信息: 试图理解“多人运动”的含义,辨别各种说法的真伪(虽然大部分时候也辨别不出来)。
- 参与讨论: 跟朋友们聊,看网友们怎么说,算是间接参与到这个事件的舆论场里。
- 观察结果: 看到这件事对罗志祥本人的影响,以及大众对此事的态度变化。
通过这整个过程,我深刻体会到几点:
- 公众人物的私生活边界问题。 明星也是人,但一旦私德有亏,尤其还是这种颠覆三观的事儿,那真是墙倒众人推。
- 网络舆论的力量。 一旦形成负面舆论,想扭转可太难了。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人,这话不假。
- “人设”这玩意儿。 平时看到的明星光鲜亮丽,可能只是团队包装出来的“人设”。一旦“人设”崩塌,那反噬也相当厉害。我当时就想,以后看明星,还是得多留个心眼,别太真情实感。
这“多人运动罗志祥”事件,对我来说,不单单是个八卦新闻那么简单。 我是从头到尾跟进、琢磨,也算是对我自己看待公众人物、看待网络信息的一次小小的“实践”和反思。这事儿过去好几年了,但每次提起,我还是能想起当时那种全网“炸锅”的感觉。啧啧,真是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