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跟大家伙儿聊聊我这阵子捣鼓的“天际测007”项目。也不是啥高大上的玩意儿,就是我自己瞎折腾的一些记录,希望能给大伙儿看个乐呵,或者有点小启发也行。
一切的开始:为啥要搞这个“天际测007”
话说回来,就喜欢瞎琢磨。前段时间,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就想着给自己整个活儿。刚好手头有点空闲,就琢磨着,能不能搞个系列的实践记录,给自己定个小目标,每完成一个阶段或者一个方向的测试,就编个号。就有了“天际测007”这个代号,听着是不是还有点神秘感?就是第七个小测试项目的意思,哈哈。
这回“天际测007”具体是啥?主要是针对我最近在琢磨的一个小系统,想看看它在模拟的“天际”环境下的表现。这个“天际”是我自己定义的一个边界条件比较宽泛,有点挑战性的测试场景。
准备阶段:磨刀不误砍柴工
在正式开始“测”之前,我先是规划了一下。都说没规矩不成方圆嘛我先列了个单子,打算测哪些方面,比如稳定性、响应速度、资源占用情况之类的。然后就是准备测试环境,这块儿也挺费事的。我得确保环境跟我预设的“天际”条件差不多,不能太简单,也不能一下子就把它搞崩了,那测试也没意义了不是?
我还特意找了些工具,有些是现成的,有些是我自己拿脚本简单改了改,用来监控数据、模拟负载啥的。反正就是把家伙什都备齐了,心里才有底。
动手开干:详细的折腾过程
万事俱备,那就开干!
第一步,基础功能验证。 我先把这小系统的核心功能挨个跑了一遍。确保它在我这个“天际”环境的初始状态下,基本的功能是没问题的。这一步比较顺利,没出啥幺蛾子。
第二步,压力测试。 这才是重头戏。我开始逐渐加大模拟的负载,看看它在压力下的表现。一开始还行,各项指标都还算正常。但是,当负载加到我预设的一个比较高的值的时候,问题就来了。我发现系统的响应时间明显变长了,而且CPU占用率也飙得老高。
第三步,定位问题和调优。 遇到问题不能怂,就得盘它!我开始翻看之前埋好的日志,结合监控工具的数据,一点点排查。折腾了半天,发现是有几个处理逻辑写得不太在并发量大的时候,资源竞争比较严重。找到病根就好办了,我动手改了改代码,优化了那几个瓶颈点。改完之后,重新部署,再来一遍压力测试。
你猜怎么着?效果还真挺明显! 同样的负载下,响应时间下来了,CPU占用也平稳了不少。心里那叫一个舒坦。
第四步,长时间稳定性测试。 短时间抗住压力不算完,我还得看看它能不能持久。于是我让系统在一定的压力下持续跑了差不多两天。期间,我就时不时瞅一眼各项监控指标,看看有没有啥异常波动。庆幸的是,这两天下来,系统一直挺稳的,没出啥岔子。
在这个过程中,我还顺手测试了一些边界情况,比如模拟网络突然抖动,或者某个依赖服务突然不可用,看看它的容错和恢复能力。这块儿,有喜有忧。有些情况它能很好地处理,自动恢复;但有些情况还是会卡住,或者报错比较含糊,这都是后续需要改进的地方。
小结与感悟
搞完这一摊子事儿,我简单总结了一下这回“天际测007”的成果和不足:
- 好的方面:
- 核心功能在“天际”环境下是能打的。
- 经过调优,抗压能力有明显提升。
- 长时间运行的稳定性也还过得去。
- 待改进的:
- 某些极端异常情况下的处理还不够优雅。
- 日志信息在某些时候还不够清晰,不利于快速定位问题。
- 资源利用率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这回“天际测007”还是挺有收获的。亲自动手去测,去发现问题,再去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本身就挺有意思的。 虽然结果可能不完美,但每解决一个问题,都感觉自己又进步了一点点。针对发现的不足,我又得开始琢磨新的优化方案了,说不定下一个就是“天际测008”了,哈哈!
行了,今天就先叨叨这么多。感谢各位老铁听我在这儿瞎咧咧,希望能对大家有点用处。下次有啥新折腾再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