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来唠唠这个情人节红包的事儿。每年这几天,我这朋友圈,简直就是红包秀场,各种520、1314满天飞。看多了,我就琢磨开了,这背后到底是个啥情况?于是我就留了个心眼,打算自己捣鼓捣鼓,看看这情人节红包到底有多少门道。
我是咋开始琢磨这事的
也没想那么多。就是有一年情人节,我一哥们儿,大半夜不睡觉,在那儿唉声叹气。问他咋了,他说给对象发了个520红包,结果人家好像不太满意,嫌没新意。我当时就乐了,这红包还有这么多讲究?
后来我就开始有意无意地观察。一到什么2月14号,还有那个啥520网络情人节,我就特别留意我朋友圈里那些动静。还有,跟朋友们吃饭聊天的时候,也旁敲侧击地问问他们发红包、收红包的那些事儿。
有时候闲着没事,也会在网上瞎逛逛,看看大家都在讨论些啥红包数字,啥时间点发比较有“仪式感”。你还别说,这一通“瞎琢磨”,还真让我看出点儿意思来。
我观察到的一些“红包现象”
这发红包的时间点,真是卷得不行。好多人都是掐着零点发,好像慢一分钟,那爱意就打了折扣似的。微信对话框里,那红色的转账提醒,一到点就开始刷屏,跟抢火车票似的。
再说说金额。那几个经典数字,什么520(我爱你)、1314(一生一世),那是基本操作了。有时候还会看到一些更有“创意”的,比如52.1、5.21,说是代表“我爱你”多一点。反正,这数字谐音梗是被玩明白了。
我还发现,玩这套最起劲的,大多是年轻人。感觉十八到三十来岁这帮小年轻,特别热衷于这种数字化的情感表达。他们不光发,还特喜欢截图往朋友圈晒。九宫格红包截图都快成标配了,好像不晒一下,这红包就白发了。
不光是2月14号这个传统情人节,现在那个5月20号,因为谐音“我爱你”,也成了个大日子。这两个日子,加上咱们的七夕,简直成了年轻人表达爱意的三大高峰期。红包满天飞,玫瑰花也跟着涨价。
琢磨出来的一点儿想法
我觉得这挺有意思的,方便快捷,数字也吉利,挺符合现在年轻人的节奏。毕竟比起费尽心思挑礼物,直接发个红包或者转账,省事儿多了,也挺直接的。
但后来琢磨琢磨,又觉得有点儿那个你说这感情,要是都用红包金额来衡量,是不是有点太“明码标价”了?就像我那哥们儿,发了520还被嫌弃,这不就有点变味儿了嘛
我还注意到一个事儿,就是很多人,尤其是女孩子,收到红包之后,除了开心,可能还会有点小压力。比如,去年收了520,今年是不是得更多?或者男朋友发了,自己要不要回一个差不多金额的?一来二去的,这红包有时候也成了个甜蜜的负担。
不过话说回来,这也就是现在这个时代的一种新玩法。年轻人用他们的方式在过节,在表达感情。红包本身就是个工具,关键还是看发的人那份心意在不在。它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咱们表达爱意的方式,成了一种新的仪式感。
这情人节红包数据,你要是真去挖,肯定能挖出不少门道。我就这么随便瞅瞅,瞎琢磨琢磨,也觉得挺有意思的。反正,过节嘛图个开心,红包也就是个锦上添花的东西。大家收到红包高兴高兴,也别太往心里去,毕竟真感情,也不是几个数字就能完全代表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