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嘛总想着露一手,给家里人添点乐子。往年不是猜灯谜就是煮汤圆,今年我就琢磨着,能不能来点新鲜的,整个小魔术啥的,活跃活跃气氛。
寻思琢磨
我上网搜,想找个简单又唬人的。结果?那些教程要么复杂得要命,道具一堆,要么就是看着就假,小孩子都骗不了。折腾了好几天,头都大了,也没找到合适的。
就想着,干脆自己琢磨一个。元宵节,汤圆是主角,能不能拿汤圆变个戏法?
我就拿了两个碗,几颗汤圆,在桌子上摆来摆去。我想着怎么把一个碗里的汤圆变到另一个碗里,不被人发现。试了好几种方法,比如用手快速转移,或者用块布遮住再偷偷换,都不行,太明显了,家里人眼睛尖着。
后来我老婆看我愁眉苦脸的,就说:“你是不是傻,魔术不都是障眼法嘛你看人家春晚变鱼的,那鱼缸底下能没点机关?”
这话点醒我了! 对,我干嘛非得实打实地变?我得“骗”过去!
秘密大公开
我的“元宵魔术”特简单,关键就在道具的“亿点点”改造上。听我细细道来:
- 道具准备:
你需要两个一模一样的碗,最好是不透明的那种,陶瓷碗就行。然后是几颗煮好的汤圆,这个不用多说。最关键的,是一块比碗口稍微小一点点的薄海绵或者泡沫板,颜色最好和汤圆或者碗底接近,白色或者浅色最佳。
- 机关设置:
先把几颗汤圆放进其中一个碗(我们叫它A碗)。然后,把那块准备好的海绵或者泡沫板,轻轻地覆盖在A碗的汤圆上,尽量让它看起来像是碗底。因为是不透明的碗,从外面看是看不出破绽的。
另一个碗(B碗)就空着。
- 表演手法:
表演的时候,你先把两个碗都展示一下,可以说:“看好了,这有一个空碗(B碗),这有一个装了汤圆的碗(A碗)。” 展示A碗的时候,可以稍微倾斜一点,让人看到里面“好像”是空的(是被海绵盖住了汤圆)。
然后,重点来了!把空碗B倒扣在装了汤圆的A碗上。嘴里念叨几句“咒语”,比如“圆圆满满,汤圆快来”之类的。做一些神秘的动作,晃一晃,敲一敲。
最关键的一步:把叠在一起的两个碗迅速翻转过来!现在是A碗在上面(倒扣着),B碗在下面(正放着)。因为重力的作用,A碗里的汤圆会掉进下面的B碗里,而那块海绵因为比较轻,而且之前是被汤圆压在下面的,翻转后它会自然地掉落或者轻轻粘在A碗的内壁上(如果之前A碗内壁有点水汽就更容易了)。
然后,你大大方方地拿起上面的A碗,展示给大家看:“看,汤圆不见了!” 因为海绵的遮挡(如果它没完全掉下来,就还像个碗底),或者就算掉下来了,因为之前展示过A碗是“空”的(被海绵伪装的),大家也不会怀疑。
你再拿起下面的B碗:“汤圆在这里!” 哇塞,掌声响起来!
实践出真知
元宵节那天,我就是这么表演的。先给我爸妈和老婆孩子演练了一遍。一开始还有点手忙脚乱,翻碗的时候海绵差点跟着汤圆一起掉到B碗里,幸亏我眼疾手快给按回去了,装作是魔术的一部分,哈哈。
后来多练了几次就顺手了。正式表演给亲戚看的时候,效果还真不错,小侄子小侄女看得眼睛都直了,还嚷嚷着要学。魔术的秘密不能轻易说破,我就告诉他们这是“元宵神仙”帮的忙。
这魔术就是个小小的障眼法,利用了大家思维的盲点。 关键在于道具的巧妙运用和表演时的自信淡定。别看简单,真要骗到人,还得练练手法和台词,营造好氛围。
这回实践下来,我觉得,生活里很多看似神奇的事情,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去琢磨,去尝试,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分享出来,也希望大家元宵节都能多点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