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晚上今天哥们儿我,想跟大伙儿唠唠当年我们鼓捣《守望先锋》那个303阵容的事儿。这玩意儿,当年可真是把我们折腾得够呛,但也确实学到不少东西。
初识303,一头雾水
我记得那会儿,大概是哪个比赛之后,突然就冒出来个叫“GOATS”的阵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303,三个坦克三个辅助,一个输出都没有。我们队里一开始听到这玩意儿,都觉得是瞎胡闹,没输出怎么打?这不是白给吗?
结果,看了几场录像,发现用这阵容的队伍,那叫一个稳,跟推土机似的,慢慢悠悠就碾过去了。我们就寻思着,不行,咱也得试试。
艰难的起步与摸索
那叫一个惨不忍睹。
我们几个凑了三个坦克,大锤、查莉娅、*,然后辅助选了卢西奥、布里吉塔,一个辅助位,一开始我们还犹豫,试过安娜,也试过莫伊拉。后来发现,还是禅雅塔香,那个“易伤”挂上,集火起来快多了,而且“圣”关键时刻能保命。
刚开始打,我们完全没章法:
- 大锤不知道啥时候该冲,啥时候该举盾。
- 查莉娅的盾经常给空,或者给到没威胁的人身上。
- *的矩阵也是瞎用,对面关键技能一个没吃到。
- 卢西奥的加速和治疗光环切得乱七八糟。
- 布里吉塔的盾击有时候都不知道往哪儿拍。
- 禅雅塔更是,挂个易伤,队友都不知道打谁。
团战打起来,我们就像一群没头苍蝇,技能乱交一通,然后被对面有输出的阵容几下就给拆了。那段时间,队内气氛都有点压抑,觉得这玩意儿是不是不适合我们。
转变思路,找到窍门
后来我们静下心来,开始认真研究录像,一场一场地看,一波团一波团地分析。我们发现,303这玩意儿,看着笨重,讲究的是整体性和技能循环。
第一步,明确核心。我们很快就明白了,大锤就是那个箭头,他往哪儿走,我们就得像糖葫芦一样串在哪儿。他的盾牌是我们的移动堡垒,他的大锤抡起来,是前排主要的伤害来源之一。特别是他的大招“裂地猛击”,那简直是团战宝贝,一旦拍到几个,这波团基本就稳了。
第二步,技能配合。这才是303的精髓。我们开始强制要求:
- 查莉娅的盾,优先保大锤,或者被集火的队友。
- *的矩阵,死死盯住对面的关键控制技能或者爆发伤害,比如安娜的禁疗瓶、和尚的易伤。
- 卢西奥,开团前加速冲锋,打起来看情况切治疗或者继续加速追击/拉扯。强音得捏住了用。
- 布里吉塔,站在大锤旁边,谁敢突脸就给谁一锤子,盾击留着打断关键技能,或者配合集火。甲包优先给前排。
- 禅雅塔,跟在队伍稍微靠后的位置,易伤标记要清晰,全队都要盯着那个目标打。大招“圣”用来反制对面的大招COMBO,或者强行续点。
第三步,沟通和集火。这点太重要了。我们规定,每次开团前,都要报技能情况。比如,“我查莉娅有盾,大锤你可以大胆往前压”,“我DJ有加速,准备冲一波”,“和尚易伤给谁,报一下”。然后就是集火,玩命集火一个目标。和尚挂个易伤,大家就往死里打那个倒霉蛋。千万不能分散火力,303的输出本来就不算特别高,再一分散,谁都打不死。
我们还学到一点,推进的时候别掉人,这比啥都重要。只要我们人齐,对面就头疼。哪怕对面先手打掉我们一个人,也不能急着上去葫芦娃救爷爷,而是应该先稳住阵脚,等队友复活再重新组织。
实践中的调整与感悟
练了一段时间,我们慢慢打出点感觉了。在一些特定地图,比如国王大道、努巴尼这种地面推进图,我们的303胜率开始上来了。
我们也发现,303不是万能的。碰到那种枪特别准、拉扯特别好的多C阵容,比如在开阔地带,我们还是会很难受。这时候,我们也会尝试变阵,比如把大锤换成猩猩,打猩猩放狗体系的变种,利用猩猩的罩子和跳跃来分割战场,或者干脆换回传统的222阵容。
我为什么对这段经历记得这么清楚?
因为那段时间,我们队真是到了瓶颈期,打啥阵容都感觉不对劲,输多赢少,队里几个老哥们都有点想散伙的意思了。后来硬着头皮练这个303,一开始也是各种不顺,天天复盘到半夜,互相埋怨也有过。但就是这么一点点抠细节,一点点磨合,从被人追着屁股打,到能跟对面掰掰手腕,再到后面能稳定吃分,那种成就感真的不一样。
我记得有一次打比赛,对面是个放狗阵容,想切我们后排和尚。我们大锤一个精准的“裂地猛击”拍倒对面跳进来的源氏和猩猩,查莉娅秒给盾,布里吉塔直接一锤子晕住,我们瞬间反杀。那一波打完,队里语音安静了几秒,然后就是震天的欢呼。那种感觉,就是苦练之后的回报。
别看是三个坦克硬邦邦,这套阵容的魂是那三个辅助。卢西奥的加速、布里吉塔的奶和控、禅雅塔的易伤和“圣”,缺一个都玩不转。他们的技能衔接和保人能力,才是303能站住脚的关键。
虽然现在版本变了,303早就成了历史,但那段一起研究战术、一起抠细节、一起从失败走向胜利的经历,现在想起来还是挺有意思的。它教会我们,有时候看起来笨拙的办法,只要执行到位,也能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团队合作,真的不是一句空话。
行了,今天就先唠这么多,希望能给同样喜欢《守望先锋》的朋友们一点点回忆或者启发。下次有机会再聊聊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