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师小游戏合集大全!经典好玩的都在这里不容错过!

现在这些小孩子玩的游戏,真是五花八门,很多时候又太闹腾了。我就琢磨着,能不能自己动手搞个简单点的,不那么打打杀杀,又能有点意思的小玩意儿。正最近有点时间,就想着折腾个“家庭教师小游戏”。不是说要做成市面上那种大作,就是自己瞎鼓捣的,主要是想记录下这个过程,也算是个小小的实践分享。

最初的想法和准备

一开始嘛就是想主题。家庭教师这个点子,我觉得挺但不是要做成那种打斗的《家庭教师Reborn》那样的,而是更偏向字面意思,就是老师辅导学生学习的感觉。我想的是那种,能让玩家扮演老师,或者体验和老师互动的感觉,轻松一点,休闲一点。

然后我就开始搜集点灵感。网上看了看,有那种乡村老师题材的,也有一些模拟养成的。我寻思着,我的这个“家庭教师小游戏”,可以做得更简单直白一些,比如通过一些小问答、小互动来推进。

定位就是轻松休闲,别太复杂,不然我自己也搞不定。目标就是做出来能跑,有点基本互动就行。

动手开干,一步步来

接下来就是规划具体内容了。我想的是:

  • 角色设定:得有个老师形象,一个学生形象。我自己画画不行,就找了些免费的、风格比较可爱的卡通素材,简单修改了下,能看出来谁是谁就行。
  • 场景搭建:就一个简单的房间场景,书桌,书架,摆一摆,弄出个学习的氛围。
  • 互动逻辑:这是核心。我设计的是那种问答模式。比如老师会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可以是学科知识,也可以是生活常识,甚至是脑筋急转弯。玩家扮演学生,或者就是旁观者,选择答案。

然后就是找工具。我没用什么特别专业的游戏引擎,就找了个能实现简单逻辑和界面展示的小工具,能拖拖拽拽,写点简单的判断语句就行。主要是图个方便快捷。

素材处理也花了不少时间。图片要裁剪、调整大小,背景音乐和音效也找了些免费的,听着不刺耳就行。这些零零碎碎的事情,挺磨人的。

核心玩法的实现过程

问答系统是重点。我先准备了一堆问题和对应的答案,分了几个难度等级。然后开始捣鼓怎么让这些问题随机出现,怎么判断玩家选择的答案对不对。

我设想的流程是这样的:

  1. 游戏开始,老师出现,说几句开场白。
  2. 然后屏幕上弹出问题和几个选项。
  3. 玩家点击选择答案。
  4. 判断对错:答对了,老师给个笑脸,说句鼓励的话,加点“好感度”或者“学分”之类的。答错了,老师就皱皱眉头,给点提示,或者扣点分。
  5. 然后进入下一题,或者根据得分情况触发一些小剧情,比如学生进步了,老师很高兴之类的。

把这些逻辑用工具自带的脚本功能一点点写出来,就是一堆“如果...那么...”的判断。比如,如果玩家选了A,并且A是正确答案,那么分数加10,老师播放高兴的动画。这个过程反反复复调试,有时候一个标点符号错了,程序就跑不起来,或者逻辑混乱,得耐着性子慢慢找。

测试和完善

做出来个大概的框架后,我就自己先玩了好多遍。主要是测试有没有明显的bug,比如点击按钮没反应,分数计算错误,或者某个问题永远不会出现之类的。

然后也让我家里人帮忙玩了玩,看看他们的反应。他们会提一些建议,比如“这个按钮太小了不好点”,“这个颜色太刺眼了”之类的。我就根据这些反馈,再进行一些调整和优化

比如,一开始的题目可能太难或者太简单了,我就调整了一下题库的难度分布。或者,老师的反馈有点单调,我就多加了几句不同的台词。

最终的成果与小感想

弄出来的这个“家庭教师小游戏”,挺简陋的。界面不酷炫,玩法也简单,跟市面上那些精美的游戏肯定没法比。但是,整个过程自己亲手做下来,从一个模糊的想法,到能在电脑上点点点,看到自己设计的角色动起来,回答问题,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这回实践,最大的收获就是把想法变成现实的过程本身。虽然中间遇到了不少小困难,比如素材不好找,逻辑理不清,但一步步解决掉之后,那种感觉还挺不错的。也算是对自己动手能力的一次小检验。

分享出来,主要是记录一下这个折腾的过程。如果大家也对这种小制作感兴趣,不妨也自己动手试试,没那么难,主要是享受那个创造的乐趣。以后有空,说不定我还会琢磨点别的什么小玩意儿,到时候再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