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十八轮穿越美国怎么样?我的真实经历和见闻分享!

好多人总觉得开着那种十八个轮子的大卡车横穿美国是件特浪漫的事儿,跟拍电影似的,主角光环一套,特潇洒。我跟你们说,真干过这事儿的,才知道里头的滋味。那可不全是阳光明媚、一路高歌,更多时候是跟自己较劲,跟老天爷较劲,还有跟那台不怎么听话的铁疙瘩较劲。

想当初我也是脑子一热,听人忽悠说这活儿自由,还能顺道把美国从头到尾给逛了,多美!结果?光是办那些个乱七八糟的手续、考那个比脸盆还大的方向盘的驾照,就折腾了我小半年。 那车,真不是你想开就能开的,坐上去跟开船似的,视野是高,但也晃悠,一开始真不习惯,感觉随时能把旁边的小轿车给压扁了,心理压力山大。

刚上路那会儿,确实有点小激动。方向盘一摸,发动机一响,感觉整个北美大陆都在我轮子底下。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歌,看着窗外的风景从高楼大厦变成一望无际的玉米地,再变成寸草不生的戈壁滩。新鲜劲儿也就那么几天,顶多一个礼拜。

很快,你就发现,这活儿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一天十几个小时,甚至更久,就那么直挺挺地憋在驾驶室里,屁股都坐得没知觉了。除了加油、吃饭、上厕所,剩下的时间基本就是死死盯着前面的路。那路,有时候平坦得能当镜子照,有时候坑坑洼洼,颠得你五脏六腑都快移位了,感觉骨头架子都要散了。

路上的糟心事儿可从来没少过

我给你们数数:

  • 堵车那是家常便饭。尤其是在那些个大城市边上,什么洛杉矶、芝加哥,一堵就是几个小时,车子排得跟贪吃蛇似的,动弹不得,急得你直想从车上跳下去跑两圈。
  • 天气也是个大爷,说变脸就变脸。东边可能还是大晴天,晒得你冒油,开着开着,翻过一座山,那边就给你来一场暴风雪。我记得有一次在科罗拉多州,那雪下得跟瓢泼似的,雨刮器开到最大都刮不干净,能见度不到十米,我硬是跟蜗牛一样,一点点往前挪,手心脚心全是汗,生怕一不小心就滑到沟里去。
  • 还有那些个奇葩规定,每个州都不一样。这个州限速65迈,那个州可能就变成55迈了,还有各种称重站,一不留神就可能被警察拦下来开罚单。那罚款,啧啧,能让你心疼好几天。
  • 吃饭睡觉也是个大挑战。高速公路边上那些快餐店,汉堡薯条,吃个三五天你就看到都想吐。想找个安稳地方睡一觉?服务区的卡车停车位比春运火车票还紧张,有时候深更半夜还在找地方停车,困得眼皮都打架。

你以为路上能遇到各种有趣的人,发生点啥故事?别逗了。大部分时间,是你一个人对着方向盘发呆。那孤独感,真不是开玩笑的。有时候几天都碰不到一个能好好聊几句的人,全靠听收音机里那些叽里呱的脱口秀,或者干脆自己跟自己说话来打发时间。服务区里碰到的,也大多是跟你一样胡子拉碴、满脸疲惫的司机大哥,大家匆匆忙忙打个招呼,吃口饭,加个油,又各奔东西,谁认识谁。

说是“穿越美国”,听着挺牛的。大部分时间,你眼里就只有灰色的高速公路和两边不断后退的树,偶尔路过个小镇子,也就那么匆匆一瞥,连名字都记不住。所谓的‘深度游’、‘体验风土人情’,根本就是扯淡,你连下车买瓶水都得掐着时间。

但你要问我这趟活儿值不值?我觉得,也算是一种别人轻易体验不到的经历。 起码,我算是用轮子把美国这片地儿给实实在在地丈量了一遍。看到了很多平时在办公室里、在电视上绝对看不到的真实景象,也体会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玩意儿。

比如说,我深刻体会到,这国家真特么大,大到让你怀疑人生。也明白了,那些咱们平时在超市里随手就能买到的东西,背后是有多少像我们这样的人,开着大车,日夜兼程地在路上跑。没有我们这些开大车的,你以为那些货架能自己长满东西?做梦去。

后来我不开大车了,太熬人了,身体受不了。有朋友还开玩笑问我还想不想再来一次史诗般的穿越,我说可拉倒,体验过一次就够深刻了。这活儿,看着好像挺自由,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实际上是把自己死死地困在那个移动的铁盒子里,时间长了真能把人逼疯。

我现在有时候开车在咱们国内的高速上,看到那些个大挂车,还会猛地想起当年在美国开十八轮的那些日日夜夜。那段经历也让我彻底明白一个道理:甭管干啥行当,看着再风光再轻松的事儿,背后都有你看不到的辛酸和汗水。 就好像现在很多人羡慕那些天天拍短视频的网红,觉得他们动动嘴皮子、摆摆姿势就能把钱挣了,谁知道他们为了一个十几秒的视频可能熬了多少个通宵,掉了多少头发?

兄弟们,别老是伸长脖子羡慕别人碗里的肉,踏踏实实把自己手头上的活儿干明白了,比啥都强。这趟十八轮穿越美国的经历,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可能就是让我更珍惜现在这种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安稳日子了,哈哈!不折腾了,真不折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