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跟大家伙儿聊聊“证明你的价值”这事儿。这词儿听着挺大,挺玄乎,好像得干出点啥惊天动地的大事儿才算。我琢磨着,这事儿没那么复杂,都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儿里头体现出来的。我就说说我自个儿的一段经历,希望能给大家伙儿一点启发。
起初的迷茫与困惑
记得刚换到一个新团队那会儿,周围都是牛人,各个说话都有分量。我,就跟个闷葫芦似的,每天埋头干活,干了不少,可感觉就像石沉大海,没啥回音。那时候心里挺不得劲的,觉得自己好像没啥存在感,做的东西到底有没有用,自己都开始犯嘀咕。有时候开会,想插句话,都不知道从何说起,生怕说错了让人笑话。
决定做点什么,而不是光想
后来我寻思,老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儿。光在那儿琢磨自己有没有价值,这价值也不会自个儿蹦出来。你得主动去干点让人家看见你,看见你做的事儿。 我开始观察,团队里有哪些问题是大家伙儿都头疼,但又没人腾出手去解决的。或者说,有哪些不起眼的小角落,如果我给它弄利索了,能让大家工作更顺畅一点。
我的实践过程:从小处着手,死磕到底
我瞅准了一个机会。那时候我们团队内部的文档管理挺乱的,各种资料散落在不同的地方,找个东西得翻半天,效率特别低。大家伙儿也经常抱怨,但谁也没真去动手整理。我想,这事儿虽然不起眼,但要是做好了,肯定能帮上忙。
第一步,我先是默默地把所有能找到的文档都扒拉出来。 真是个体力活,各种文件夹,各种命名方式,看得我眼花缭乱。但我咬着牙,一点点梳理,把它们分门别类,哪些是技术方案,哪些是会议纪要,哪些是操作手册,都给它归置清楚。
第二步,是建立一个清晰的目录结构。 我琢磨了好几天,怎么分类才最合理,大家查找起来最方便。我还偷偷观察了几个老同事平时是怎么找资料的,他们习惯什么样的路径。然后,我建了一个共享的文档库,把整理好的资料都按照新的结构放进去。
第三步,是推广和维护。 弄好了之后,我没大张旗鼓地去吆喝,就是在小组里先小范围试用,收集反馈。有同事说某个分类不太好找,我就赶紧调整。慢慢地,大家发现这个文档库确实好用,找东西快多了。我还会定期去更新里面的内容,确保信息都是最新的。
- 收集资料: 把散落的珍珠一颗颗捡起来。
- 梳理分类: 给这些珍珠串个漂亮的链子。
- 搭建平台: 把链子放到一个显眼的展示柜里。
- 持续优化: 时不时擦拭一下,让它保持光亮。
最终的收获与感悟
这事儿真没啥技术含量,就是费工夫,得有耐心。但效果是实实在在的。慢慢地,大家遇到找文档的问题,第一个就会想到我。开会的时候,如果涉及到一些历史资料,领导也会问我:“小张,那个啥啥啥文档,你那边有整理?” 这时候,我心里就特别踏实。
我没刻意去“证明”什么,我就是觉得这事儿该做,对大家有好处,我就去做了。做着做着,大家自然就看到了你的付出,认可了你的努力。你的价值,不是靠嘴说出来的,是靠事儿干出来的。哪怕是很小的事,只要你用心去做了,把它做好了,能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那就是价值。
兄弟姐妹们,别老想着怎么去“证明”,先琢磨琢磨自己能“做”点把手头的事儿做做到极致,你的价值自然而然就体现出来了。这就是我的一点土经验,希望能帮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