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连不上全民wifi怎么办?(试试这几个解决方法很管用)

今天就来聊聊“全民wifi”这事儿。这玩意儿有些年头了,想当年我刚上班那会儿,住宿舍,就一根网线,可手机、平板都嗷嗷待哺等着wifi。那时候可不像路由器那么普及,也不是人人都有流量随便用的。怎么把电脑的网络共享出来,就成了我当时的一大课题。

最初的尝试与困惑

我记得最早是听说有什么“全民WiFi”之类的USB小硬件,插电脑上就能发wifi。我也跟风买过一个,好像是企鹅厂出的。一开始用着还行,挺方便,驱动一装,设置个密码就能用了。但用着用着,问题就来了。有时候莫名其妙就断网,或者手机连上了感叹号,就是上不去网。驱动也时不时要更新,有时候更新完了反而更不稳定。还有就是,那小东西发热量也不小,用久了摸着烫手,心里老犯嘀咕,怕它哪天就罢工了。

后来换了个电脑,或者系统升级了,那小硬件的驱动就不太兼容了,折腾半天也搞不我就寻思,这也不是个长久之计。总不能每次都指望这种第三方的小玩意儿?电脑系统本身能不能实现这功能?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于是我就开始在网上扒拉资料,看看到底有没有不靠谱的硬件,直接用Windows系统自带的功能来整。你别说,还真给我找到了法子。主要就靠系统里的一个服务和几条命令。过程稍微麻烦点,但胜在稳定,而且不用装乱七八糟的驱动。

我一步一步来给大伙儿说说我当时是怎么操作的,主要是在Win7和后来的Win10上都这么干过:

  • 第一步:检查并开启关键服务。这玩意儿叫“Internet Connection Sharing (ICS)”。你要是不开这个,后面都白搭。咋开?我一般是按键盘上的“Win键”+“R”,弹出个“运行”窗口,里头输入,然后回车。就会弹出一个长长的列表,都是系统服务。我得耐着性子在里头找到“Internet Connection Sharing (ICS)”这一项。找到了,就双击它,看看它的“启动类型”是不是“自动”,如果不是,就改成“自动”,然后点“启动”按钮,再点“确定”。这一步是基础。
  • 第二步:设置共享网络。这一步是让你的有线网络(或者你电脑已经连上的其他wifi)同意把网络共享出去。我当时是这么做的:右键点击桌面右下角的网络图标,选择“打开网络和共享中心”(不同系统版本可能名字稍微有点不一样,但大同小异)。然后点“更改适配器设置”,就能看到你电脑上所有的网络连接了,比如“本地连接”或者“以太网”代表有线网,“无线网络连接”或“WLAN”代表无线网卡。我当时是用网线上网的,所以我就右键点那个“本地连接”(或者叫“以太网”的那个图标),选“属性”。
  • 在弹出的属性窗口里,找到“共享”这个选项卡。里头有个选项,大概是“允许其他网络用户通过此计算机的Internet连接来连接”,把这个勾给打上。下面可能还会让你选一个“家庭网络连接”,这时候就要选你准备用来发射wifi的那个虚拟网卡了。不过这个虚拟网卡这时候可能还没创建,别急,先记住有这么个事儿。
  • 第三步:创建虚拟WiFi热点。这一步就要用到命令提示符了,也就是咱们常说的CMD。我是这么打开的:点“开始”菜单,在搜索框里输入cmd,然后右键点击搜出来的“命令提示符”,选“以管理员身份运行”。这一步很重要,一定要用管理员身份运行!不然权限不够,命令会失败。
  • 在黑乎乎的命令窗口里,我就敲这么一行命令:netsh wlan set hostednetwork mode=allow ssid=MyCoolWifi key=MyPassword123。这里头的“MyCoolWifi”就是你希望手机搜到的wifi名字,你可以自己随便起,英文数字都行,别用中文,免得出问题。“MyPassword123”就是这个wifi的密码,也自己设,至少8位数。输完这行,回车,如果看到提示说“已成功设置承载网络模式”之类的,那就说明第一条命令OK了。
  • 第四步:启动WiFi热点。还是在那个管理员权限的CMD窗口里,接着敲第二行命令:netsh wlan start hostednetwork。回车。如果一切顺利,它会提示“已启动承载网络”。这时候,你的电脑理论上就已经开始发射wifi信号了。
  • 第五步:回头关联共享。还记得第二步里说的那个“家庭网络连接”下拉框吗?现在启动了承载网络后,你的“网络连接”列表里应该会多出来一个新的网络连接,名字可能叫“无线网络连接 2”或者“本地连接 X”(X是个数字),它的描述里可能会有你刚才设置的SSID名字(比如MyCoolWifi)。现在回到你有线网络的“共享”选项卡(就是第二步操作的地方),在“家庭网络连接”的下拉菜单里,选择这个新出现的虚拟网卡。然后点“确定”。

手机连接与问题排查

做完这些,我赶紧拿起手机,打开WLAN设置,刷新一下列表。果然搜到了我刚才设置的“MyCoolWifi”这个名字!输入密码“MyPassword123”,连接成功!手机右上角出现了wifi图标,打开浏览器试了试,能上网!那一刻,甭提多高兴了。

有时候也不是一帆风顺。我碰到过几次小问题:

  • 手机能连上但上不了网:这时候我一般会检查一下ICS服务是不是真的启动了,或者防火墙是不是给拦截了。有时候我会暂时把电脑的防火墙关掉试试。还有就是,确保你共享的那个网络连接(比如“本地连接”)本身是能正常上网的。
  • 一直显示“正在获取IP地址”:这可能是IP地址分配有点问题。我有时候会把手机上连这个wifi的网络设置改成静态IP试试,或者干脆重启电脑和手机,大部分时候能解决。
  • 命令提示“无法启动承载网络”:这可能是无线网卡驱动的问题,或者无线网卡的物理开关没打开(有些老笔记本有这个开关)。我一般会去设备管理器里看看无线网卡的状态,或者更新一下驱动。

虽然步骤比用那些USB小硬件多了点,但这么设置一次之后,以后每次开机,理论上那个虚拟wifi都会自动运行(有时候可能需要手动在CMD里敲一下netsh wlan start hostednetwork来启动)。关键是,这用的是系统自带的功能,感觉上就比第三方软件要稳当得多,也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广告弹窗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

后来Win10系统自己就集成了移动热点功能,在设置里一点就能开,方便多了。但回想起当年折腾CMD命令来开wifi的日子,也挺有意思的。也算是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一个小成就。正好今天聊到这个,我就把当初那点折腾劲儿给大伙儿说道说道,希望能给有需要的朋友一点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