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家唠唠我捣鼓foobar这玩意儿的经历。最开始接触这播放器,我也是一头雾水,界面那叫一个朴素,简直可以说是简陋,跟我以前用的那些花里胡哨的播放器比起来,简直不是一个路子的。
初识与摸索
我记得那会儿是听朋友说的,他说foobar音质占资源少。我寻思着,试试呗,反正也不花钱。下载安装倒是挺快,几秒钟搞定。打开一看,嚯,一个白板,啥都没有,就几个简单的菜单。当时我就想,这玩意儿能好用?
第一步嘛肯定是把我的音乐都给它弄进去。我就记得当时是直接把整个音乐文件夹拖进去,或者在菜单里找那个“添加文件夹”的选项,反正一股脑全塞进去了。扫描速度还行,几千首歌一会儿就列表里显示出来了。
折腾那些插件与设置
听了一耳朵,感觉好像是干净点,但也没那么玄乎。后来上网一查,才知道foobar的精髓在于插件和自定义。这就勾起我的兴趣了。
我开始尝试着找一些大家推荐的插件:
- APE解码插件:因为我有些无损音乐是APE格式的,原版foobar好像不能直接播,装上这个就能听了。
- 歌词显示插件:听歌没歌词总觉得少点装了个能自动搜索下载歌词的,还挺方便。
- 界面美化相关的:虽然说朴素是特点,但咱也得追求点视觉效果不是?我就找了些皮肤或者叫配置包,换上去,立马感觉不一样了,专业多了!
然后就是折腾那个DSP管理器。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音效处理。我一开始也不懂,就瞎调,什么均衡器,重采样。后来慢慢摸索,比如把输出设置成我的声卡支持的最高采样率和位深度,据说是能提升点细节。均衡器我一般不太动,怕调不好反而声音怪怪的,就用了个预设,或者干脆关了,听原汁原味的。
我还用它做过格式转换。有时候下载到一些奇奇怪怪的格式,或者想转成MP3放手机里,它也能搞定。记得是选上要转换的歌曲,右键,好像有个“转换”之类的选项,然后选择输出格式,比如用Lame编码器转MP3,设置一下比特率,挺方便的。
最终效果与感受
这么一通折腾下来,你别说,音质确实感觉不一样了,尤其是在夜深人静戴上耳机的时候,能听到一些以前没注意到的细节。而且整个播放器运行起来特别流畅,不像有些播放器,歌一多就卡。关键是,它能按照我的想法来定制,想要什么功能,想长什么样,基本都能通过插件和设置来实现。
最重要的一点,我感觉它就是个纯粹的音乐播放工具,没有那么多广告弹窗,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附加功能,就是安安静静地放歌,这点我特别喜欢。
foobar这玩意儿,看着不起眼,实际上是个宝藏。只要你肯花点时间去研究研究,它就能给你带来惊喜。我现在基本上电脑上听歌就只用它了,稳定,音质也让我满意。这回分享就到这,希望能给还没用过或者刚上手的朋友一点小小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