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快译个人版翻译准确吗?看看老用户怎么评价!

大伙儿今天得空,想跟各位聊聊我最近捣鼓的一个老物件儿——金山快译个人版。可能年轻点的朋友都没怎么听说过了,但在我们那会儿,这可是个挺有名的翻译软件。

为啥又想起这老家伙了?

事情是这样的,前些天收拾屋子,翻出来一堆压箱底的旧光盘,还有几份好多年前下载保存的文档。有些封面或者文件名瞅着是英文、日文的,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想看看里面到底藏着些啥“宝贝”。

现在的在线翻译工具确实方便得很,随便搜搜一大堆,点点鼠标就行。但我寻思着,有些老文档的格式可能比较特殊,或者干脆就是不想联网捣鼓,在线工具用起来反而不得劲。这时候,脑子里“叮”一下,就冒出了“金山快译”这四个字。你别说,这老伙计当年可是帮过我不少忙。

下载和安装——满满的复古感

于是乎,我就动了心思,想看看这老家伙现在还能不能跑起来。上网搜了搜,费了点劲儿总算给它扒拉下来一个“个人版”。这下载安装的过程,跟现在那些花里胡哨的软件比起来,确实显得有点“朴素”了。界面也简单,基本上就是“下一步”、“下一步”,没啥复杂的选项,也没捆绑啥乱七八糟的东西,这点得表扬一下。三两下就装好了,倒是挺顺利的。

用起来感觉咋样?

装好之后,我迫不及待就打开了。嚯,那界面,跟我记忆里头差不离,一样的简洁,或者说,有点过时了,哈哈。没那么多花哨的皮肤和动态效果,就是实实在在的功能按钮摆在那儿。

我先试了试它的屏幕取词功能。随便打开一个英文的PDF文档,鼠标往上一放,或者划拉一下,旁边一个小窗口“唰”地一下就弹出中文意思了。虽然,有时候翻译得有点生硬,甚至有点“愣”,但大体意思还是能明白的,不至于完全看不懂。对于快速浏览,了解个大概,还是挺管用的。

然后我又试了试它的批量翻译或者说整段翻译。把以前存的一些日文说明文档里的段落复制粘贴进去,点了翻译按钮。速度还可以,没卡顿。出来的结果嘛你要说多“信雅达”,那肯定是谈不上的,毕竟是老软件了,那时候的AI还没现在这么神。但应付一下日常的阅读理解,看看说明书、了解个产品介绍啥的,也基本够用。它支持的语言还不少,我试了英语和日语,都能对付。

一段往事的回忆

说起来,捣鼓这金山快译,还让我想起我刚参加工作那会儿的事儿。那时候我是个技术小白,公司里电脑配置也一般,上网条件也没现在这么有一次,老板突然扔给我一本厚得跟砖头似的外文技术手册,让我尽快学习消化。我当时头都大了,我那点英文水平,看个菜单还行,看技术手册简直是天书。

那时候的在线翻译,要么慢得要死,要么翻出来的东西驴唇不对马嘴。正发愁,还是一个老同事给我支招,说可以试试金山快译,装在电脑上,离线也能用。我如获至宝,赶紧装了一个。接下来的好几天,我就天天抱着那本手册,开着金山快译,一句一句地啃。晚上经常加班到深夜,整个办公室就我一个人,只有显示器的光和键盘的敲击声陪着我。那翻译出来的中文,有时候也得自己再捋捋顺顺,结合上下文琢磨琢磨,但好歹是把那块硬骨头给啃下来了。那次之后,项目顺利推进,老板还当众表扬我说上手快,有钻研精神。哪儿是我多厉害,背后这金山快译真是帮了大忙!现在想想,那时候虽然苦哈哈的,但也觉得特别充实。不像工具五花八门,选择多了,反而有时候会挑花了眼,效率也不见得就比那时候高多少。

总的来说

这回重新用上这金山快译个人版,虽然感觉它跟现在的各种AI翻译、在线翻译比起来,确实显得有点“老土”,翻译质量也只能说是差强人意,不能要求太高。但它胜在简单直接,操作也算是“傻瓜式”的,不用联网也能跑。对于一些特定的老旧文档,或者就是单纯想找回点当年的感觉,偶尔拿出来用用,也还行。

至少,它不会让你在面对外文资料的时候完全一头雾水,能帮你解决一些基本的阅读障碍。有时候,这些老物件儿,也有它们存在的价值和独特的味道嘛不知道大伙儿有没有用过这款软件,有啥有意思的经历没?欢迎评论区唠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