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这腾讯游戏发布会,我每年都会抽空瞅瞅。也不是说每款游戏都期待,就是想看看大厂们现在都在琢磨些啥新玩意儿,有什么新动向。今年也不例外,提前几天就看到消息了,心里就惦记着这事儿。
我的准备与观看过程
第一步:清空日程,营造氛围
发布会那天,我特地把晚上的其他事都推了。咱也不是啥专业评测员,就是个普通玩家,图个乐呵。我就跟平时看个期待已久的电影似的,提前把屋子收拾利索了,泡上一壶茶,再准备点瓜子花生啥的零嘴。毕竟这种发布会,短则一小时,长了好几个钟头,没点东西垫垫,嘴巴寂寞,看得也没劲。
第二步:准时蹲点,多屏互动
我一般会提前个几分钟打开直播页面。有时候官方有好几个直播渠道,我会选个自己用着顺手的,或者看看哪个平台弹幕氛围好点。以前还折腾过投屏到电视上看,感觉那样更有沉浸感。不过今年就简单点,直接在电脑上看了,旁边手机还开着,刷刷玩家群里的讨论,看看大家都在吐槽或者对哪个游戏特别感兴趣。这样多热闹,感觉不是一个人在看。
第三步:观看与记录(脑内+手边)
发布会通常都是一段酷炫的开场动画,把气氛先烘托起来。然后就是各个游戏轮番登场了。我的习惯是,看到感兴趣的游戏,或者有些眼熟的IP出了新作,就会特别留意一下。比如说,那些国民级的老游戏,像《王者荣耀》,每次都会公布点新英雄、新皮肤、新赛事的消息。像KPL总决赛要在鸟巢办,这事儿听着就挺提气,说明电竞越来越有排面了。
还有就是那些之前放过卫星的新游戏,比如《王者荣耀世界》,这回又放了点实机演示。我就会仔细看看画面怎么样,玩法有没有点新东西。开放世界嘛现在都爱搞这个,就看谁能做出自己的特色了。逆战出手游《逆战:未来》,老玩家估计会挺激动。
整个过程里,我脑子里就在快速过这些信息:
- 这是个啥类型的游戏?
- 看着好不好玩?有没有眼缘?
- 是不是又是“大的要来了”,然后等一年半载没动静?
- 有没有啥福利活动,比如预约奖励、测试资格啥的。
有时候信息量太大了,一晃而过,我就会拿手机备忘录随手记几个关键词,比如“某某游戏,看着像XX类型”,“某某IP,有生之年系列”。
我的实践感受与思考
关于内容:
腾讯家大业大,发布会上的游戏确实多,各种类型的都有。有那种一看就是冲着大众市场去的,也有一些看着比较有创意或者风格独特的小众一点的作品。我个人感觉,现在的发布会,除了那些重磅IP的续作或者衍生品,大家更期待看到一些全新的、有意思的东西。 老树开新花也挺只要内容做得扎实。
印象比较深的还有提到的一些游戏科技项目,像什么“数字中轴”、“数字藏经洞”之类的。听着挺玄乎,感觉是想把游戏技术用在更多地方,比如文旅、科普。这个思路倒是不错,说明游戏不仅仅是娱乐,还能干点别的正事。
关于形式:
现在的发布会都搞得跟晚会似的,声光电效果拉满。主持人串场,制作人出来介绍,穿插各种CG和实机演示。整体看下来还算流畅,但有时候也觉得信息密度太高了,一个接一个,看得有点应接不暇。我更喜欢那种能把一个游戏的亮点讲透,而不是囫囵吞枣式地全塞给你的感觉。
关于后续:
发布会看完了,热闹劲儿也过去了。对我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后续哪些游戏能真正落地,并且品质过硬。 毕竟画饼谁都会,能不能吃到嘴里才是关键。我会把几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游戏记下来,隔三差五去搜搜它们的最新动态,看看有没有开测试,或者什么时候能玩到。有些游戏,从发布会初次亮相到真正上线,可能要等好几年,这耐心也得有。
每年看看这种发布会,就跟看车展似的,不一定每辆车都买,但能了解下最新的设计和技术方向,也挺有意思的。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玩家来说,最关心的还是哪些游戏好玩,哪些福利实在。反正,我的游戏库又多了几个可以期待(或者观望)的名字了。后续如果有哪个游戏我実際に玩了,并且觉得不错的,到时候再来跟大家细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