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前椿芽嫩如丝怎么做好吃?这几种家常做法简单美味!

说起这“雨前椿芽嫩如丝”,那可真是一点儿不假。每年一到这开春,我就惦记着这口儿。也不是说多金贵,就是好这股子特别的香气。想当年,我老妈还在的时候,她就总念叨,“谷雨前的椿芽才叫椿芽,过了谷雨那就是柴火棍儿了”。这话我记一辈子。

一瞅着天儿差不多了,我就得赶紧去市场上踅摸。专门挑那种顶芽,紫红色的,看着就嫩生生的,用手轻轻一掐就能断的那种,准没错。那种绿油油的,或者梗子老粗的,我一般都直接跳过,口感差太远了。

我的实践过程是这样的:

把买回来的新鲜椿芽摊开,仔细地把老的根儿给掐掉。有些朋友可能觉得可惜,但老根儿真的影响口感,嚼不动。如果有的椿芽梗子稍微粗壮一点,我会从中间用指甲给它剖开,分成两半或者四份,这样待会儿焯水的时候更容易熟透,也更入味儿。

然后就是清洗。别看它长在树上,也挺容易沾灰的。我会把它放在清水里头,轻轻地涮洗几遍,直到水变得清亮为止。动作得轻柔,别把嫩芽给搓烂了。

接下来这步顶重要——焯水!这可不是简单过一下热水就完事儿的。我一般是烧一大锅开水,水一定要完全沸腾。然后,我会往开水里滴几滴食用油,不用多,就两三滴。听人说这样能让焯出来的椿芽颜色更鲜亮。然后把洗干净的椿芽一股脑儿倒进去。

关键来了,眼睛得盯着,用筷子轻轻拨散。你会看到椿芽的颜色很快就从紫红色变成了鲜亮的碧绿色。这个过程非常快,大概也就十几二十秒,最多不超过半分钟。颜色一变,立马就得捞出来!捞出来之后,我事先准备好了一盆凉开水,最好是冰水。把焯好的椿芽迅速投到冰水里冷却,这样能让它保持翠绿的颜色,口感也更脆嫩。而且焯水也能去除椿芽里大部分的亚硝酸盐,吃起来更放心。

等椿芽彻底凉透了,就捞出来,用干净的手轻轻地把多余的水分挤干。别太使劲,把香味儿都挤跑了就不好了。挤得差不多干爽就行。

一步,就是切末。把挤干水分的椿芽放在案板上,用刀切成细末。切得越细,香味儿就越容易散发出来,拌豆腐或者炒鸡蛋的时候也更容易入味。

我最常做的就是香椿拌豆腐。弄点儿好豆腐,最好是那种传统的老豆腐,切成小丁,用开水也焯一下,去掉豆腥味。然后把切好的香椿末往豆腐上一铺,淋上点儿香油,撒上点儿盐,喜欢的话再来一丁点儿糖提鲜,用筷子那么一拌——嚯!那叫一个香!清清爽爽,鲜掉眉毛!

这就是我每年春天必做的一道菜的准备过程。每年就这么一回,赶在谷雨前吃上这么一两顿,感觉整个春天都圆满了。这不光是吃个新鲜,也是吃个念想,吃个时令。等过了这阵子,想吃这嫩如丝的椿芽,就得再等一年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