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聊聊魔兽世界里头那个考古。我可是实打实地挖过一阵子的,算不上什么大神,但坑坑洼洼也刨了不少地方,也算是有点心得体会,拿出来跟大家分享分享。
我是怎么开始的?
那还是某个版本刚开考古这玩意儿的时候,我寻思着这挺新鲜,就跑去主城找那个考古学训练师。那时候主城里人还挺多,找到训练师,一点,考古技能就到手了。当时心情还挺激动,感觉又多了个可以探索的东西。
学了技能之后,打开大地图一看,嚯,地图上立马就给你标出来好几个橙色的大圈圈,那就是告诉你:“哥们儿,这片地儿底下有宝贝,赶紧去挖!” 当时我选的是东部王国,想着先从老家开始刨起。
挖掘过程中的那些事儿
到了第一个挖掘场,那感觉,就像个寻宝的。拿上我的考古工具箱,里面有个叫“勘探”的技能,一点,面前就插上个小仪器,上面还带个望远镜似的东西,滴滴滴响几声,然后给你指个方向,还亮个灯。红灯,说明你离碎片还远着;黄灯,说明近了点,有戏;要是绿灯,恭喜你,宝贝就在你脚底下几步路了!
我就这么一点一点地挪,一铲子一铲子地挖。一开始不得要领,红灯了还傻乎乎往前跑老远,结果发现方向错了。后来慢慢摸索出来了,红灯亮了,顺着方向走几步,CD好了再挖一铲,看看颜色变了没。要是变黄了,那就说明方向对了,继续;要是还是红的,或者干脆没反应,那可能就得调整调整方向了。
一个挖掘场一般能挖个三五次,每次挖都能出点“考古碎片”。这些碎片是分种族的,比如什么矮人碎片、巨魔碎片、暗夜精灵碎片之类的。每个种族都有自己的一堆文物等着你去“考古”。
我还记得,当时有个说法,说每个大陆同时最多就刷4个考古点。你把一个点挖完了,它就会在同一块大陆的其他地方随机再刷一个新的出来。为了效率,我当时还专门规划了飞行路线,争取把一片大陆上的点都清干净了再去下一片。
碎片的收集与文物的“解密”
挖出来的碎片会放在你的考古日志里,默认按键K就能打开。点开考古界面,你就能看到各个种族的考古进度条。当你收集到足够数量的某个种族的碎片,就可以点那个“勘查”按钮,把这些碎片拼成一件文物。
这拼文物,也有点讲究。早期的时候,我就是傻乎乎地攒够了就点。后来发现,有些种族会出一些特别牛逼的东西,比如坐骑、小宠物、或者一些稀有的玩具。这时候,你就可以用一些“钥石”或者叫“知识卷轴”之类的东西,这玩意儿也是考古的时候随机挖出来的,对应特定种族。在“勘查”的时候放进去,能让你更快地拼出文物,或者说,增加你获得稀有物品的几率——虽然这几率嘛大家都懂的,玄学!
我还记得那时候,为了冲考古等级,初期就疯狂挖碎片,尽量不那么早地去合成普通文物,因为挖碎片本身也涨技能点。等技能点高一些了,再去合成,感觉出好东西的几率能大那么一丁点儿,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
我的怨念与坚持
你们问我为啥对考古这么门儿清?这得从我当年为了某个怨念物说起了。
那会儿我也不知道是着了什么魔,就特别想要某个种族的一件稀有玩具,好像是叫“[xxx的xxx]”(这里就不具体说名字了,免得勾起大家不好的回忆)。为了那玩意儿,我真是把艾泽拉斯的土都快翻过来了。天天上线第一件事就是清考古点,从卡利姆多飞到东部王国,再从诺森德跑到潘达利亚,后来连德拉诺和破碎群岛都没放过。
那段时间,我背包里全是各种各样的碎片,什么巨魔石板、暗夜精灵卷轴、维库符文石,看到都想吐。眼睛都快挖瞎了,就盼着屏幕上能跳出个紫色的稀有物品。有时候连着好几天,合出来的全是灰色的垃圾,卖店都卖不了几个铜板。那心情,别提多郁闷了。
朋友喊我下本,我说:“等会儿,我这还有个点没挖完。”朋友喊我打战场,我说:“不了不了,考古要紧。”就跟考古较上劲了似的。那段时间,我飞行坐骑的里程数估计都绕艾泽拉斯好几圈了。
不过你还别说,虽然过程挺枯燥,有时候也挺折磨人的,但当你真挖出那个心心念念的宝贝时,或者叮的一声,考古技能升到顶了,那成就感,也确实没得说!感觉之前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的小总结
魔兽世界的考古系统,算是个挺有特色的休闲玩法。它不需要你有多高的操作,也不需要你有多好的装备,只要你有耐心,有时间,就能慢慢玩下去。它能让你在探索艾泽拉斯各个角落的了解一些背景故事,还能时不时给你点小惊喜。
如果你是个急性子,或者是非酋体质,那考古这玩意儿可能会让你有点抓狂。但对我来说,那段沉迷考古的日子,也算是游戏生涯里一段挺特别的记忆了。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这儿,希望对还没怎么接触过考古的朋友有点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