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翻出来一些老照片,还有平时拍的一些风景照,总有些不想要的东西在上面碍眼,比如突然闯入的路人甲,或者某个角落里不搭调的垃圾桶。以前我都是直接裁剪,但有时候裁剪了构图就全毁了。后来听说有个叫 Inpaint 的小工具,能搞定这些,我就寻思着自己动手试试看。
准备工作与初体验
我这人动手能力还行,说干就干。先是把这个 Inpaint 软件给找到并且安装到我电脑上。过程挺顺利的,没遇到啥幺蛾子。装好之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它。界面瞅着还挺简洁,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东西,这点我喜欢,太复杂了头疼。
我先找了张比较简单的照片练手,就是一张风景照,天空有根煞风景的电线。想着这个应该好处理。
实践操作过程
我琢磨了下,操作大概是这么几步:
- 导入图片:这个简单,直接把那张有电线的照片拖进软件窗口,或者通过菜单栏的“打开”选项给加载进来。
- 选择工具:我看工具栏里有好几个工具,有个像红色记号笔的玩意儿,瞅着就是用来标记要去掉的部分的。我就选了这个“标记工具”或者类似的叫法,不同版本可能名字有点出入。
- 涂抹区域:我就用这个“标记笔”,小心翼翼地在照片上那根电线上涂抹。尽量把电线都覆盖住,但又不要涂到太多旁边的天空。这个过程得细致点,手别抖。涂抹的区域会变成红色或者其他醒目的颜色,让你看清楚选了哪些。
- 执行处理:涂抹完毕后,我找到了界面上一个类似“处理”、“擦除”或者“修复”之类的按钮,点了一下。然后就等着软件自个儿运算。
你还别说,第一次操作,效果还真不错!
结果与反复尝试
也就几秒钟的功夫,软件处理完了。我放大图片仔细一瞅,那根电线真的不见了!而且它不是简单粗暴地把电线抹掉,而是用周围天空的纹理给填充了,看着还挺自然的。当时我就觉得这玩意儿有点东西!
尝到甜头之后,我又找了几张难度高点的照片来测试。
情况一:移除照片中的小污渍或文字。
我找了张扫描的老照片,上面有些斑点和手写的小字。还是老一套,用标记笔把那些污渍和字给圈起来,然后点击处理。效果也还可以,小的瑕疵基本都能处理干净,大的可能需要多涂抹几次,或者调整一下涂抹的范围和精细度。
情况二:移除复杂背景下的人物。
这个难度就大了。我选了张背景比较复杂的街景照片,想把一个路人给P掉。我还是用标记笔把那个人给涂满。点击处理后,效果嘛就不如前面那么完美了。因为背景复杂,软件在填充的时候,有时候会搞不清楚该用哪部分纹理,可能会出现一些模糊或者不太自然的拼接痕迹。
这时候我就琢磨了,是不是我涂抹的方式不对?
- 我又试了试,只涂抹人物本身,尽量不碰到背景。
- 我还发现,有些版本的Inpaint或者类似功能的软件,它除了标记笔,可能还有套索工具之类的,可以更精确地勾勒出不规则物体的边缘。这个我也尝试了一下,确实对选取复杂物体有帮助。
- 对于一些处理不好的地方,我会撤销操作,然后重新调整涂抹范围,或者分小块多次处理。比如一个大的人物,我可能先处理身体,再处理边缘的一些细节。
我发现,对于背景相对规律,比如天空、草地、墙壁这种,Inpaint 处理起来效果最如果背景是那种花纹特别多、线条交错的,那它就有点吃力了,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技巧去修补。
一些心得体会
经过这一番折腾,我对 Inpaint 这类工具算是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
- 选区是关键:涂抹或者圈选的区域一定要尽量精准,不多也不少。涂多了会把不该去掉的背景也影响了,涂少了又去不干净。
- 少量多次:对于复杂物体或者处理效果不理想的,可以试试分多次小范围处理,可能比一次性大面积涂抹效果要
- 耐心调整:一次处理不好很正常,多用撤销功能,调整选区,换个角度再试试。有时候稍微改变一点选区,结果就大不一样。
- 合理预期:这种工具毕竟是软件算法自动填充,它不是万能的“神笔马良”。对于非常非常复杂的场景,或者要求达到专业级别的无痕修复,可能还是需要更专业的图像编辑软件和人工精细操作。但对于我们普通人日常修修照片,去掉点碍眼的小东西,Inpaint 已经非常给力了。
这回实践 Inpaint 的过程还是挺有意思的。从一开始的好奇,到动手尝试,再到不断调整优化,能把照片上一些不想要的东西给去掉,还是挺有成就感的。以后再遇到类似的照片处理问题,我心里就有底了,知道该怎么去操作。这种通过实践掌握一个小技能的感觉,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