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晚上今天我又琢磨了点东西,寻思着跟大家分享分享。最近不知道咋回事,突然就想回味一下《铁拳6》了,那叫一个经典。不过这游戏,角色是真滴多,时间一长,谁是谁,有啥招,我这脑子就跟浆糊似的,全忘了。我就想着,干脆从头把这些人物再拾掇拾掇,也算是个实践记录了。
起初的念头与资料的海洋
我就是想简单回顾下。结果上网一搜,嚯!家伙,资料那叫一个铺天盖地。《铁拳6》这游戏,角色背景故事,独门绝技,五花八门的。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介绍,什么“最强CH”,什么“浮空伤害恐怖”,还有那一长串看着就眼晕的“出招表”,我当时就感觉,这哪是回顾,简直是重新学习一门外语。
我还记得看到有个叫“木头人”的角色,介绍说他每一局都随机变成其他角色。当时我就乐了,这不纯粹搞人心态嘛要想用好他,那得把所有人的招式都背下来?想想都觉得头皮发麻。
扒拉出招表的痛苦与快乐
说到出招表,那玩意儿真是让人又爱又恨。我记得以前用PSP玩的时候,那出招表上的四个一组的圈圈,就对应着手柄上的三角、方块、圆圈、叉子键。看着那些箭头和按键组合,比如什么“↘ ←1←4→→23”之类的,一开始真是两眼一抹黑。哪个键是哪个数字代号,什么黑色按键表示要同时按,都得一点点去对应,去记。
比如我看到有个角色叫艾丽莎(Alisa)的,她的连招举例就有“↗4→→1↓ 4+双手”,还有“→→双手.↓1←2→→34”。光看这些,就感觉手指头要打结了。 真要是照着练,偶尔搓出那么一两招酷炫的连段,那成就感也是杠杠的,虽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瞎按”。
印象深刻的几个“老伙计”
虽然全人物精通是不可能了,这辈子都不可能了,但总有那么几个角色是让人印象深刻的。
比如说盔甲豹(ARMOR KING),这家伙戴个豹子头盔,一身肌肉,看着就猛。资料上说他是墨西哥人,流派是职业摔跤。我记得他好像跟另一个戴豹子头盔的“豹王(King)”有挺深的渊源,好像是初代King的师弟,但因为啥事儿成了死对头。这种有故事的角色,玩起来就特别带感,总想用他打出点名堂来。
还有就是主角之一的风间仁(Jin Kazama),这家伙人气一直挺高。他的招式,我记得有拳有腿,挺全面的。不过他体内好像有什么恶魔血统,时不时会变身,变了之后更猛。新手时期,选这种主角光环的角色,总感觉能多点胜算。
再比如那个叫布莱恩·弗瑞(Bryan Fury)的,一个改造人,招式那叫一个暴力,拳拳到肉的感觉。当年我一个哥们就特喜欢用他,被打得那叫一个惨。他的一些招式,比如什么“蛇眼”,听着就挺唬人。
还有很多很多角色,像什么莉莉(Lili)这种大小姐,用着优雅的体操格斗术;还有搞笑担当的熊(Kuma)和熊猫(Panda),每次选出来都让人忍俊不禁。
从摸索到一点点熟悉
玩格斗游戏,一开始肯定是被电脑或者朋友虐的。但就是不服输,就对着出招表一点点练。先从简单的招式开始,比如一个角色的主要牵制技、浮空技,然后再尝试着接那么一两下连招。虽然大部分时候还是手忙脚乱,但偶尔成功一次,就能乐半天。
我还记得当时为了搞明白不同模式,比如“街机模式”(ARCADE BATTLE)和“故事模式”(STORY BATTLE),也是瞎点了一通。特别是那个“幽灵对战”(GHOST BATTLE),可以跟自己或其他玩家的“影子”打,这个模式我倒是挺喜欢,可以慢慢磨练技术,还不用担心被真人鄙视,哈哈。
这回重新回顾《铁拳6》的人物,虽然过程有点像考古,翻找各种资料,回忆当年的操作手感,但还是挺有意思的。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故事,这就是格斗游戏的魅力。 虽然我现在老胳膊老腿了,反应也慢了,但那份热爱还在。分享这些,也算是给自己这段“实践”留个念想。希望大家也能从我的分享里找到点乐子,或者勾起一些当年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