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动物森友会》这游戏,我可真是一肚子话。当初那叫一个火,我身边好几个朋友都买了Switch,就为了上岛。我,也跟风琢磨着要不要入手一个,结果就碰上了这茬事儿。
发现苗头不对
记得那会儿是某天,我寻思着,要不先去电商平台看看价格,了解了解行情。打开某宝,搜!好家伙,搜出来一堆乱七八糟的,什么攻略本、周边玩偶,就是没看到几个正经卖游戏卡带的,有也是价格奇高或者标题写着“代购”之类的。我当时就纳闷了,这游戏不是挺火的吗?怎么就没了?不死心,换某东,也是一个德行,官方旗舰店啥的更是没影儿。
开始打探消息
这就奇怪了。我赶紧去一些玩家群里问了问,想看看是不是我自己的问题。结果群里炸开了锅,不少人都在说“动森下架了”、“买不到了”。有的人说“我刚买没几天,还好下手早”,有的人说“我朋友想买,结果发现没了”。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这事儿好像是真的。
我就开始琢磨,这好端端的,怎么就下架了?我这个人,就喜欢刨根问底。于是我就开始在网上各种搜,想看看有没有什么官方的说法或者小道消息。
搜集到的各种说法
这一搜,说法可就多了去了,我给大伙儿捋捋我当时看到的一些主要论调:
- 版权问题:有人说可能是游戏版权到期了,或者开发商跟国内代理的合同没谈拢。这种事儿在游戏圈也挺常见的,一个游戏突然就没了,八成跟钱和合同有关系。
- 内容违规/自由度过高:这个说法传得最广。说是《动物森友会》自由度太高,玩家可以在游戏里自己设计衣服、画图案、布置岛屿什么的。然后,就有一些不自觉的玩家,在游戏里搞了一些不合时宜的、甚至是违规的内容,比如乱七八糟的标语、图案。这种东西一传播开,影响肯定不上面一生气,就给你咔嚓了。
- 境外出版物:还有个说法,就是这游戏本质上算是“境外电子出版物”。在国内电商平台直接卖这种东西,本身可能就存在一些合规性问题,以前管得松,现在一收紧,就首当其冲了。
- 盈利模式:这个说法比较偏一点,说是因为这游戏是一次性买断的,后续盈利能力有限,可能平台觉得不划算?但我觉得这个不太靠谱,毕竟火的时候带动的Switch销量和会员充值也不少。
- 手游版停服的联想:我还看到个消息,说是《动物森友会》的手游版,叫什么《口袋露营广场》的,好像也发布了停止服务的公告。虽然主机版和手游版不是一回事,但难免让人联想到是不是整个系列在国内的推广策略有变动。
我自己的分析和感受
综合了这么多信息,我寻思着,最大的可能还是因为自由度太高导致部分玩家创作了不当内容,以及“境外出版物”在电商平台销售的合规性问题。你想,一个游戏,本来是给大家放松娱乐的,结果被一些人拿去搞事情,那肯定是要被重点关注的。再加上电商平台为了规避风险,索性就直接下架处理了,这也是最简单直接的办法。
我当时就觉得挺可惜的。这游戏本身设计得挺那种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在疫情期间不知道治愈了多少人。结果因为这些原因,搞得想玩的玩家买不到了,或者只能通过一些非官方的、价格更高的渠道去折腾。
后来我也发现,虽然主流电商平台下架了实体卡带和数字版,但一些游戏周边产品,比如玩偶、攻略书,似乎还在卖。而且已经买了游戏的玩家,还是能正常联机玩的,服务器也没关。这说明可能主要还是针对销售环节的管控。
实践下来,我最终是没在当时那个节点通过常规渠道买到《动物森友会》。后来这事儿也就慢慢淡了,我也就没再特意去折腾了。不过这件事给我的印象挺深,一个现象级的游戏,因为各种复杂的原因,说下架就下架了,我们这些普通玩家,有时候也挺无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