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聊聊这个托尔巴拉德之战。一说起这地方,我这后槽牙就有点隐隐作痛。倒不是说它有多烂,主要是,这玩意儿折腾起人来,真是一套一套的。
我的“折腾”初体验
那时候,《大地的裂变》刚开没多久,大家伙儿都憋着一股劲儿。托尔巴拉德,这地方一下子就火了。为奖励呗!什么勇气点数,各种装备,还有那见鬼的声望,不去刷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玩这游戏的。我,也就那样,随大流,一头就扎进去了,想着怎么也得弄点好东西出来。
我的“实践”基本上就是从怎么挤进去开始的。这战场,它不是你想进就能进。得看时间,战场开了,一大帮人乌央乌央地往那传送门挤。进去晚了?对不起,下一趟您请早。每天算着时间,跟上班打卡似的,就为了能混进那战场里头。
战场里的“鸡飞狗跳”
好不容易挤进去了,那场面,啧啧,那叫一个“壮观”。我们这边几十号人,对面也几十号人,就在那么个小破岛上,为了几个塔楼打得是天昏地暗。刚开始我还挺有想法的,想着怎么着也得讲究点战术配合?
- 我试过跟着大部队冲,结果?人家一个大招下来,我屏幕就灰了。
- 我也试过偷偷摸摸去占点,想着出奇制胜。结果?点是摸到了,可没两分钟,对面呼来了一大群人,把我围殴致死。连个浪花都没翻起来。
- 还有那些攻城车,刚开始觉得挺新鲜,开着到处跑。结果?不是开到沟里去了,就是被人集火打爆了。开车的体验,约等于零。
你问指挥?有,聊天频道里总有那么几个嗓门大的,在那儿喊“冲!”“守住!”“治疗跟上!”。但大部分时间,感觉就是各打各的,突出一个随缘。我们这边的“实践”记录,多半就是怎么死得更快一点,或者怎么在人群里多混几个人头。
印象最深的一次,我们眼看就要赢了,三个塔都占了,就差几分钟。结果?不知道哪个天才指挥,突然喊了一句“全去中路!一波推了他们老家!” 当时我就纳闷,这战场有老家吗?结果一大半人真就呼跑中路去了,空出来两个塔,被对面轻松偷掉。那叫一个气,差点没把键盘砸了。
“实践”后的那点念想
就这么一场接一场地打,赢了,就能进托尔巴拉德半岛做做日常任务,拿点奖励。输了,就只能骂骂咧咧地等下一场。这“实践”过程,说白了,就是个体力活,外加一点点运气。
后来打得多了,我也算摸出点门道了。啥战术配合都是虚的,关键还是看哪边人多,哪边更头铁。偶尔也有那么几次,大家真的就齐心协力,打得对面落花流水,那种感觉还是挺爽的。但大多数时候,托尔巴拉德给我的感觉,就是一场大型的、无序的、偶尔有点小惊喜的“行为艺术”。
现在回想起来,那段天天泡在托尔巴拉德的日子,虽然累得跟狗似的,但也确实是当年游戏体验里挺重要的一部分。记录下来的是啥?大概就是那种输了不甘心,赢了贼开心,然后继续下一把的劲头。 挺傻的,但也挺真实的。至少,它让我深刻理解了,在人山人海面前,个人的力量是多么渺小,以及,永远不要低估队友犯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