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生活乱成一锅粥,工作天天加班加点,回家连吃饭时间都没定数,朋友圈全是我抱怨的帖子。老婆看了直摇头,说我这活该遭罪,再不整点时间管理,估计得进医院。我也急,网上随便翻翻,看到别人推荐诺拉和时间工房这个app,说是简单粗暴帮人搞定时间,还提到啥掌握五个技巧就能精通。
二话不说,下载了app试试。那天晚上八点,蹲厕所里手忙脚乱地注册账户,输入手机号验证,弄了半小时才登录成功。界面是花花绿绿的图表,头一眼就懵了,啥是时间工房?不就是个日程表加提醒工具嘛但看着挺唬人,跟游戏似的。开头设置了个目标:争取明天七点起床别迟到。
开始摸第一个技巧:搞清目标
app提示我先设定具体小事儿,别光喊大话。我回想上周迟到,因为闹钟没响,于是填了条:“每天七点准时起床”。接着点开提醒功能,设置了七点的闹铃。第二天真被吵醒了,但起床后还是磨蹭,拖延洗漱。我查了下技巧说明,说要分解任务。于是加了个“七点零五分刷牙”的小目标,把手机放厕所旁边逼自己动手。两三天下来,居然管点用,起床比以往快多了。
试第二个技巧:用时间块规划
这玩意儿就是把一天切豆腐块,指定每个时间段干我选了个默认模板:八点到九点工作,十一点吃饭休息。实际用起来乱套了——九点会议延后,饭点也拖到下午。我挠头琢磨,app有调整功能,点了下“灵活块”,允许任务后移。重新规划了下,留出半小时空白缓冲。周五项目火烧眉毛,试了这个块状安排,工作反而不卡壳了,效率略提。
搞第三个技巧:排序优先级
事情堆山,总犯愁先做哪个。技巧教人给任务贴“高”“中”“低”标签。我列表里列了“发邮件回复老板”(高优先级)、“整理桌面杂物”(低)。周一上午九点,优先处理邮件,点app标记完成,小图标亮了特有成就感。但杂事一直没空管,越积越多。老婆笑话我桌面乱成垃圾堆,逼我加了个“每日清五件杂物”的中等任务,总算没全瞎。
玩第四个技巧:定期回顾复盘
说是每周总结效果。起初嫌麻烦,觉得浪费时间。周日晚上躺沙发刷抖音,顺手点开“回顾”页面,一看图表吓一跳——八次闹钟有三次没完成目标。气呼呼写下问题:起床磨叽是因为睡前刷手机太多。于是设置“晚上十点前关机”的规矩。第二周试了,拖延少点,图表绿箭头向上,暗爽。
整第五个技巧:砍掉分心头目
这技巧最头疼,手机诱惑太大。app建议关通知或少开apps。我开了“专注模式”,工作时屏住呼吸点一下,屏蔽微信提醒。第一天试就破功,忍不住偷偷划开刷朋友圈。反思后,把手机塞抽屉再启动模式。坚持几天,确实少看消息,但老板找不到人急跳脚,骂我一顿。妥协了,只关群聊,留下工作号提醒。
折腾三周多,五个技巧轮番试,生活慢慢有起色。早起习惯成型了,工作安排顺溜,老板夸我不再拖项目。虽然偶尔犯懒,app数据红黄一片,但图表对比上个月,时间利用率涨了三成。整体觉得工具好用,关键是逼自己动作勤快,别光纸上谈兵。分享这儿,希望大伙儿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