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得从我盘下王蓝莓那家小卖部说起。铺子就在老城小区后门那条巷子口,左边挨着五金店,右边是家小诊所,门口天天排着老头老太太打吊针。
一、瞅了三天人流
接手头一周,啥也没干,就搬个马扎坐店门口瞅。麻利地掏出小本儿:
- 早上7-8点:哗全是背书包的学生崽,挤在门口喊“阿姨,烤肠!阿姨,辣条!”
- 中午11-1点:诊所输液的老头老太拄拐出来透气,眼神老往我货架上瞟。
- 下午4-6点:穿厂服的下班工人,三五成群蹲马路牙子抽烟,瞟见冰柜就走不动道。
本子上还记着件怪事:五金店老板每天下午雷打不动来买包槟榔,诊所护士隔两天就拎走一提矿泉水。
二、清库存傻眼了
蹲到第七天,我把前任留的货全扒拉出来盘点。好家伙!仓库堆着三大箱儿童绘本,落灰起码一寸厚。再翻账本,前任还进货过啥有机杂粮、进口橄榄油?卖得动的只剩泡面火腿肠,贵价货根本没人碰!
当下就把冰柜挪到正对大门,五毛一根的老冰棍堆满三层。辣条薯片全拆包摆前台玻璃罐里,红彤油汪汪的,学生崽走过根本扛不住。仓库那堆绘本?直接挂闲鱼半卖半送腾地方。
三、硬着头皮测试货
清了旧货就琢磨新招:
- 学生多?试了迷你包装奥利奥,三天补两次货!
- 工人买水猛?干脆进24瓶整箱装,比单买省两块,天天能走七八箱。
- 老头老太爱在诊所门口唠嗑?添了散装瓜子花生,用小塑料袋分装挂门口,老太太们边唠边掏钱。
最绝是跟五金店老板搭话:“哥,这XX牌槟榔嚼着咋样?”他眉毛一挑:“诶你这新老板懂行!”麻溜给他换了常抽的牌子,顺手在收银台后架摆了五六个口味。现在光他一人每月能干掉我三条槟榔!
四、看人下菜碟真管用
折腾到月底盘账,发现个规律:诊所护士买水专挑下午3点——正好换班前。现在到点就在冰柜旁边码好四提水,护士姐姐们进门拎了就走,连话都不用多说。
学生放学疯抢辣条那阵,我直接弄个泡沫箱装碎冰块,冰镇着AD钙奶,五块钱俩,一开校门就抢空。下象棋的老头们现在路过都喊:“小王,给我留包奶油瓜子!”
什么数据分析全是虚的!在店门口蹲一个月,看买水的大哥喉结怎么滚,瞅学生崽捏着硬币挑零食时眉毛怎么皱,比啥报表都实在。现在我算整明白了:小卖部活着就靠一件事——眼睛毒,腿脚勤,把路过的人全盯成自家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