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尸的百度百科有哪些内容?一篇详解丧尸基础知识大全!

昨晚窝沙发上刷手机,媳妇儿突然指着电视里蹦跶的丧尸问我:“你说这玩意儿到底咋定义的?除了咬人还会”一下把我问懵了,脑子里就蹦出“吃脑子”几个字,其他真说不上来。得,咱这人就是较真儿,心说查查百度百科不就清楚了嘛行呗,这事儿记心里了,咱明儿就给它整明白!

第一步:查!发现百科写得跟鬼画符一样

今儿起了个大早,泡好茶坐电脑前就开始干活。啪嗒打开浏览器直奔百度百科,输入“丧尸”俩字儿回车。词条是出来了,可这排版看得人眼睛疼!标题裹着段落,段落又摞着符号,乱七八糟跟一团乱麻似的。里头倒是写了好几个部分,什么“定义起源”、“特征”、“传播”之类的,可内容挤作一堆,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我耐着性子往下扒拉,越看眉头皱得越紧。它说丧尸“运动能力迟缓”、“缺乏智力”,隔几行又蹦出个“奔跑丧尸”的概念,没讲明白是变异还是这前后矛盾!看得我直抓头,更离谱的是后边介绍“弱点”,光列个“头部”就完事了?怎么破坏才算有效?开枪还是拿斧头劈?一概没提!整个词条就跟赶工的半成品似的,七零八碎拼不到一块儿。

第二步:捋!自个儿动手做笔记理思路

这么看下去不是个事儿,指望别人是不行了,干脆自己动手整理!我翻出纸笔,先把屏幕上能找到的大大小小标题全划拉下来:起源传说、常见特征、病毒类型、传播途径、行动特点、弱点、如何应对……然后就是一项一项去抠词条里的零散内容。

整理是真磨叽!同一段话里可能既说传播方式,又塞了生理特征,我这笔记本上都得画箭头连线区分。比如讲丧尸咬人传播病毒的,边上还插一嘴说“对声音敏感”,这些信息根本就不该搁一个锅里炖!折腾个把钟头才勉强把百度百科里的那点干货分类塞进这几个框框里:

  • 打哪儿来的:神话传说+现代影视影响
  • 长啥样:皮肤烂、眼神呆、衣衫褴褛、嗜血肉
  • 咋动的:大部分慢悠悠,少数能跑能跳(没解释原因)
  • 怎么传染:咬一口,病毒入血
  • 怕什么:就提了个“打头”

这还没完,有些边角料更让人上火。比如提到一句“某些作品设定里丧尸有社会性”,到底是啥社会性?是组团打猎还是开会分人肉?语焉不详!气得我直想拍桌子。

第三步:破!电脑做表格差点气出心梗

琢磨着做成电子表格,看着清爽点。打开表格软件吭哧吭哧往里敲,复制粘贴词条内容,想弄个基础一览表。这下问题更显眼了!

拿“特征”这一栏来说,词条里的描述是:“通常行动迟缓、智力低下,具有强烈的进食欲望,对人类或其他温血动物进行攻击、啃食……”这种叙述根本塞不进表格的格子!想精炼?行,我试着改成“行动迟缓/智力低/食人冲动”。结果问题又来了,这不严谨,“通常”慢,那“不通常”是啥样?前面还提过“奔跑丧尸”。

这破词条本身说法就摇摆不定,互相抽嘴巴子!我在这费劲巴力地想给它们找个合适的位置安放,越整越觉着这事干得特别操蛋。

分类百度百科内容提炼整理时遇到的坑
行动模式通常迟缓 / 某些能奔跑“通常”和“某些”打架,具体触发条件未知
弱点破坏头部有效破坏程度?方法?火烧、爆头、砍头都算?没说清
智力水平低下 / 可能存在群体性“群体性”到底指像蚂蚁搬家?莫名其妙!

搞表格反而把自己给埋坑里了!憋屈,气得我把表格一关,电脑盖一合,眼不见心不烦。

意外收获!靠“原始”办法救命

喝了口茶冷静下,瞅见旁边摊开的破笔记了。你别说!手写的时候管你内容多零碎,用笔划拉、圈重点、连条线、边上再打个问号批注,反倒清清楚楚,哪儿矛盾、哪儿缺东西,白纸黑字明明白白。这不比在电脑上跟那些表格格子打架省心?

折腾一上午明白了:这百科词条,就是个信息破烂堆!真想系统搞明白丧尸这玩意儿,指望它可不行,白瞎功夫。要么得翻更多书查更多资料去填它留的那些窟窿,要么就趁早放弃,免得像我一样气够呛。

最大的收获?居然是用回了最土的手写笔记法,对付这种不成体系的百科烂摊子,笔比键盘好使多了!这破调研,做得一肚子气,就攒了这张全是问号和涂改的破纸——对了,这张纸还被我媳妇拿去反面垫医疗单子了,说省得买草稿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