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下午突然想去看瑶族长鼓舞,当天晚上就抓着我老公查攻略。网上信息七零八碎的,有人说村子里的民宿贵得离谱,又有人猛吹哪家性价比超高。俩人坐沙发上翻手机到十二点,看得眼都花了也没个准信儿。把手机一扔:明早直接杀过去实地踩点!
星期六早上7点冲到高铁站
坐俩小时高铁再倒三趟公交,颠得早饭都快吐出来的时候,终于看见寨子口的石牌坊。一下车就被路边卖糍粑的大姐拽住胳膊:"小妹住宿伐?我家屋顶能看见整个打谷场!" 刚想跟着走,旁边摆摊的阿婆突然咳嗽两声朝我使眼色,吓得我赶紧把手抽回来。
拖着箱子往青石板路走,发现寨子简直像个八卦阵。最外围是给旅游大巴停的停车场,边上新盖的几栋白墙楼看着挺干净,老板娘却叉着腰喊价:"观景房六百八,不讲价!" 我俩扭头就往坡上爬。
摸清门道全靠两条腿
半山腰才算摸着门道——鼓坊附近才是宝藏区。木头老房子挨挨挤挤的,家家门口挂块手写木牌当招牌。跟鼓坊隔条水沟的老王家,三楼晾着蓝染布帘子特别显眼。踩着嘎吱响的楼梯上去,老板正蹲地上修鼓槌:"带窗的屋子八十,晚上听得见姑娘们练鼓。"
正犹豫着,隔壁院突然飘出腊肉香。伸头看见个阿婆在翻晒辣椒,随口问了句价钱,她直接拎起我箱子往屋里带:"六十!被子今早刚晒过!" 结果拉开二楼移门,塑料拖鞋直接粘地板上了。
跑断腿总结的住店红黑榜:- 老王家鼓坊民宿:80元/晚,木板房隔音差但推窗见鼓场,半夜真能听见"咚嚓咚嚓"的排练声
- 寨口新开无名客栈:老板娘凶但房间有独立卫浴,砍到100块拿下,床单有消毒水味胜在干净
- 避雷半山蓝布帘客栈:床垫陷个大坑,半夜老鼠在顶棚开运动会
选了老王家靠鼓坊那间。本以为木板房晚上肯定冷,结果老板抱来两床十斤重的大棉被,压得我做梦都在爬山。重点来了!后墙贴着鼓场就是爽!大清早姑娘们绑腿绳的嬉闹声听得清清楚楚,省了五十块表演观摩费。
临走时跟老板娘讨了杯藤茶,听她抱怨:"寨尾新盖的酒店抢生意,他们连鼓点节奏都数不明白。" 突然有点庆幸没住那六百八的"观景房"——窗子正对水泥停车场,怕是只能观旅游大巴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