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儿个突然想,为啥网上的游玩攻略都写得那么复杂?又是专业术语,又是难懂的词儿,看得人头疼。我就琢磨着,自己能不能整点简单口语化的东西,让大家一瞅就明白。
从做决定到开干
那天正刷手机,瞧见有人推荐叮叮车,说这玩意儿挺好玩儿。我就一拍大腿,决定试试写个游玩攻略,全程用最简单、最口语化的词儿,谁看了都懂。
我得亲身体验一把。直接背上小包,揣个手机就出发了。坐地铁到站,一出来就瞅见叮叮车站点,牌子写着“叮叮车入口”,这词儿真接地气。
排队买票时候,旁边一大爷问“去哪儿好玩?”,我就顺嘴说“就试试这叮叮车呗,听说挺棒的”。大爷乐呵呵的,“,这词儿好懂,我也去凑热闹”。
上车玩儿的过程
检票上车时候,我掏出手机开始记笔记。叮叮车里人不少,位置挺宽敞的,开起来晃晃悠悠的,倒不颠簸。我脑瓜子转着,寻思攻略咋写口语化。
比方说为啥必坐?第一,车厢老有味儿,一坐上去就感觉回了老家似的。第二,窗外景色好看,就跟看画儿片一样轻松。第三,车票便宜得很,一丁点钱就能从头坐到尾。
沿途我还特地观察别人咋玩儿。到景点站了,有个年轻妹子下车前问我“有啥好地方推荐?”,我直接回她“前头那个公园必去,溜达溜达就能爽翻天”。她听了笑着点头“行,这词儿真顺口”。
写攻略和体验收尾
回程路上,我开始整理笔记,在手机上噼里啪打字。写攻略时候,刻意避开专业话儿。比如:
- 不说“交通工具运行细节”,改成“叮叮车开起来慢悠悠的,时间不长不短正合适”
- 不说“景点游览注意事项”,改成“公园里有小吃摊,尝尝必坐车上提过的小笼包,香得不得了”
- 不说“消费价格评估”,改成“票价就几块钱,划得着,别浪费”
整完了发朋友圈,一大堆朋友点赞评论,说“这词儿简单,看得真爽”。我自己也挺得意,证明口语化写东西,不光省事儿,还能拉近关系。
从打定主意到亲身坐车,再到写完分享,全程挺乐呵的。体验最深的就是:用词简单不是懒,是让人觉着亲近。谁想试试就照着来,保准你玩儿得高兴,写得更顺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