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口红是什么做的?了解这些成分对健康好处!

前些天翻书看到古代娘娘们涂口红的画片,突然好奇那时候没化工厂,她们抹嘴的东西到底咋做的?说干就干,我直接翻起古方资料折腾起来了。

翻书查方子

先从压箱底的《齐民要术》里扒拉,还真找到个“胭脂法”。记了一堆看不懂的植物名,什么红蓝花紫铆,查半天才搞明白:红蓝花就是染布用的红花,紫铆居然是树上寄生的小虫子分泌物!当时我就对着屏幕龇牙咧嘴——老祖宗真敢往嘴上糊!

材料翻车现场

跑遍中药铺凑材料:

  • 红蓝花倒好找,药材店五块钱一两
  • 蜂蜡在养蜂大爷那儿买到块黄澄澄的
  • 最要命的是紫铆,药店小伙听完直摆手,在香料市场角落里找到,摊主还说这是炖肉调料!

顺手抓了把朱砂矿石粉(后来才知道有毒没敢用)、动物骨髓油(菜市场猪板油代替),拎着塑料袋回家时活像捡破烂的。

灶台灾难重现

按古法先把红蓝花泡醋:

  1. 捏烂红花倒进白醋盆,手指瞬间染得血红
  2. 淘了十几遍才勉强洗淡,卫生间像凶案现场
  3. 挤花汁时纱布突然崩开,溅得围裙星星点点
  4. 混着融化的蜂蜡猪油,小火熬成黏糊糊一锅
  5. 撒紫铆粉时手抖加多了,颜色深得像酱油

成品凝固在碗底黑红黑红的,闻着有股哈喇味混合酸醋香。

人体试验翻白眼

抠了点抹手背上:

  • 油乎乎推不开
  • 颜色像淤血发紫
  • 舔了下居然是甜的(蜂蜡混猪油能不甜吗)

硬着头皮涂嘴唇试效果,好家伙!像是三天没喝水干裂结痂似的,出门倒垃圾被邻居大妈关切:“哎哟嘴咋冻伤?”

折腾完悟出点门道

虽然翻车但明白为啥古人用这些了:

  1. 红蓝花里的天然红素确实持久,蹭到茶杯都不掉色
  2. 蜂蜡猪油冬天防皲裂,比化学唇膏滋润多了
  3. 紫铆那种虫子胶自带珠光,阳光下会泛亮

不过也发现坑爹事——查资料才知道古代口红里有水银砒霜调色!吓得我连夜把试做的“毒药”倒花盆里了。

踩完坑说点实在话

真要学古人做口红:

  • 植物色素比化工色素温和,但浓度低颜色丑
  • 动物油脂保湿超强,缺点是天热秒化汤
  • 最绝是天然材料不过敏,嘴上有破皮涂着都不刺痛

不过奉劝各位别真学我乱搞,超市买个正规唇膏最安全!除非你想像我顶个“中毒唇”被全小区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