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的肃最早指的是何意?与河西走廊密不可分

昨天刷短视频看见个问题,甘肃的“肃”到底啥意思?弹幕里吵成一锅粥,有人说跟烤肉有关,有人说是少数民族语言。我这倔脾气上来了,非要把这犄角旮旯的事儿整明白不可。从沙发上一骨碌爬起来,拖鞋都穿反了就往书房冲。

一头扎进资料堆

先翻我那本快散架的《中国地名大辞典》,手指头沾着唾沫哗翻到甘肃那页。好家伙,上面就干巴巴写着“肃”指肃州。这不跟没说一样嘛我又打开几个地图软件和历史论坛,搜“肃州”,跳出来的全是酒泉的卫星图,看得我眼花。急得我抓耳挠腮,灌了两大杯凉白开才冷静点。

后来看见个网友提了一嘴“河西走廊”,我大腿一拍:有门儿!马上扒拉出积灰的《汉书·地理志》复印本,趴在茶几上就着台灯的光一行行找。眼睛都看酸了,终于在张掖那章瞄到“张国臂掖”四个字。我琢磨,这“臂掖”不就是张开胳膊夹着东西吗?跟走廊形状对上号了!河西走廊可不就是夹在祁连山和荒漠中间那条细长道儿。

博物馆碰一鼻子灰

隔天起了个大早,想着去市博物馆找找线索。挤了快两小时公交,结果刚进门就被保安拦住了,说周一闭馆!气得我蹲马路牙子上啃了半个冷馒头。正郁闷着,旁边晒太阳的老大爷瞅我手里摊开的地图册,乐呵呵凑过来问:“小伙子研究河西走廊?”

我赶紧抓住机会唠嗑。老头儿用拐棍在沙地上划拉:“肃州,以前就是卡在走廊西头的门闩!你看嘉峪关像不像个大锁头?”他这么一比划,我脑子里突然透亮了——这不就是中原往西域的咽喉要道吗?

回家路上拐去图书馆,真让我扒到宝了!民国版的《肃州志》写着:“肃者,屏卫中原,肃靖边圉也。”这不就是说“肃”是保卫边疆安宁的意思嘛捧着复印纸的手直哆嗦,差点把门口扫码机撞翻。

碎片终于拼上了

回家饭都顾不上吃,把收集的纸条、复印本摊了满地板:

  • 河西走廊是条快递通道,丝绸茶叶都打这儿运
  • 肃州(酒泉)就像走廊西头的安检站
  • 古人取名“肃”,就是让它镇守国门的意思!

原来“肃”不是烤肉调料,是实打实的军事密码!我瘫在地板上傻乐半天,楼下邻居差点上来投诉。

晚上煮泡面时还在琢磨,顺手查了查机票价格。好家伙,飞甘肃的机票够我吃三个月泡面!只能把云旅游攻略存收藏夹,想着等明年奖金发了再说。结果手一抖把泡面汤洒键盘上了,擦了半天还能闻见老坛酸菜味儿,这实践记录的味儿可太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