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看到群里在讨论输入法,有人问学全拼难不难,一堆人说太难了记不住字母位置。我一拍大腿,这不就是我去年掉过的坑吗?立马翻出笔记本开始码字记录。
摔坑初期
刚上手时真叫一个痛苦。手机屏幕就那么点大,二十六个字母键挤成一坨,回回戳半天都戳不准。qwerty键盘布局根本记不住位置,打"吃"字愣是按成ci,显示出来全是"词次呲",气得我差点把手机摔了。
踩的雷简直能排成串:- 卷舌音zcs和zhchsh分不清,"知道"打成zidao
- in和ing永远搞混,"星星"变成xinxin
- ü这个妖孽用v代替,打"女生"按成nvshi直接变成"女尸"
- 韵母iou缩写成iu,打"秋天"记成qioutian死活不出字
逼出来的土办法
有个月在项目部天天要写日报,逼着自己只用全拼打字。刚开始500字报告打了两小时,指甲盖都磨秃了。后来发现手机键盘能开按键震动,每次按对就有轻微反馈,这才慢慢摸着门道。
最搞笑的是在食堂发微信,想打"韭菜炒蛋"却拼成jiucaichaodan,被同事笑是"韭菜超蛋"。第二天就在手机便签建了个错词库,把丢过人的词全存里面反复练。
找到救命稻草
转机是有次在地铁刷到个冷门教程,教人用声母分组记忆。比如zh ch sh这组都带h,干脆管它叫"喝奶茶组合"。每天上班通勤就盯着地铁广告牌练拆分:
- "可口可乐"拆成k-k-k-l
- "支付宝"拆成z-f-b
- "微信支付"拆成w-x-z-f
这么玩了两周,看见汉字脑子自动弹拼音,跟得了魔怔似的。
突然开窍时刻
真正顿悟是上个月跟客户视频会议。对方发来份全是生僻字的合同,像"赟龘勰"这种鬼画符。我试着拆偏旁打拼音:
- "赟"拆成"斌贝"打binbei
- "龘"拆成"龙龙龙"打longlonglong
- 结果输入法真给我蹦出来了!
当时激动得拍桌,把咖啡杯震得哐当响。原来根本不用背完整拼音,现在智能输入法跟算命似的,打错几个字母都能猜中。
实战翻车现场
以为学成了就嘚瑟,结果上周单位体检闹笑话。医生让写既往病史,想打"肱骨骨折",拼音输错声调打成gongguguzhe。候诊大妈探头念出来:"公公骨折?小伙子你爸也摔?"整个走廊爆笑声差点掀翻屋顶。
现在回头看,这玩意儿真不难,就是得:
- 前期别怕丢人,错了就建错题本
- 把键盘震动反馈打开
- 用"喝奶茶组合"这种土招记特殊声母
- 死磕智能纠错功能
上周帮领导打方言文件,"踒跥躐蹽"这种土话都能用全拼敲出来。老头看得直咂嘴,问我是不是偷偷练了五年功。呵,哪用五年,踩坑三个月足够从菜鸡变老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