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世之良谷从哪来的?(探索历史背景与故事)

那天大半夜翻书柜,想找点古代粮食的资料,结果一抬头瞅见角落那半袋小米。老婆上个月买的,说是养生粥材料,到现在包装都没拆开。我心里突然咯噔一下:这玩意儿叫五谷之冠,救命粮食,可它打哪冒出来的?谁第一个发现能吃的?这问题跟个钩子似的,直接把我从沙发上拽起来了。

查资料查得头大

开头想得挺美,寻思上网搜两下就完事。结果输完“小米起源”,跳出来的全是养生广告。折腾到后半夜,眼睛都瞅花了,就扒拉出两句废话:“中国原产”“古老作物”,屁用没有。气得我咣当合上电脑,蹲阳台上抽了根烟——电子资料这条路算堵死了。

旧书摊撞大运

礼拜天逛早市,经过旧书摊时脚底下踢到个硬壳子。弯腰一瞧,封面都烂了,黄不拉几写着《北方农事考》,瞅着比我爹岁数都大。摊主蹲边上啃油条,含糊说十块钱三本。我心思死马当活马医,把三本都薅回去了。到家拿湿抹布擦完灰,翻到第七页看见行小字:“狗尾草,野生粗粝,先民择穗实者蓄之。”好家伙!搞半天这金贵小米祖宗是路边野草?

县志里的土腥味儿

书上说太行山坳子里可能还有线索。周末油门一踩就往邢台乡下跑。村口树底下逮着个抽旱烟的老爷子,刚提“狗尾巴草”仨字,老汉烟杆子往石板上一磕:“恁说的黍子?俺太爷那辈闹灾,啃树皮前就靠嚼这玩意儿续命!”拉着我去他家后院土坯房,从梁上摘下个破布包。嚯,打开全是发黄纸片,有张光绪年间的完粮单子,皱巴巴写着“黍米三斗折银七钱”,纸边都让虫蛀成蕾丝了。

破庙墙上的证据

老爷子又往北山破庙指。踩着半人高野草钻进去,断墙根儿真嵌着块石碑!青苔糊得严实,拿钥匙刮了半天,显出几行阴刻的字:“……岁大旱,道人收野稷施粥……”落款是道光十七年。蹲那儿拿手机拍照时,一群麻雀扑棱棱从残檐飞出去,翅膀扇起的灰迷了眼。您猜怎么着?地上有滩麻雀屎,混着没消化完的黄色小米粒,跟碑文上的“野稷”严丝合缝对上了!

回程路上堵在高速,捏着从老汉家顺的黍子穗儿发呆。外头野草模样的穗头沉甸甸压手,指甲一掐就爆出黄芯儿。突然想明白个事儿:老祖宗哪是啥神农下凡,分明是饿急眼了见草就撸,硬从鸟嘴里抢口粮,拿人命筛出来的活路!现在超市里真空包装的小米,煮开花都没土腥味,怕是连它祖宗姓啥都忘干净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