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儿翻粉丝私信看到个有意思的问题:“古代人化妆打底用” 琢磨着现代粉底液成分复杂,古代那些纯天然法子说不定更养肤?我这人就爱瞎折腾,干脆翻箱倒柜把书房资料挖出来,自己亲身上阵试了一遍!过程是真折腾,但也真开眼。
翻烂古籍找答案
先得知道古人用我把压箱底的那些讲妆容的古书、药典全搬出来了,什么《齐民要术》《本草纲目》都翻了一遍。好家伙,老祖宗玩得挺花!总结下来发现主要有这几样宝贝:米粉、铅粉(吓一跳)、朱砂调色、珍珠粉、还有各种草药籽儿(比如紫茉莉)。铅粉这玩意儿咱肯定不敢碰,汞中毒不是闹着玩的!我直接跳过,重点琢磨那些“能吃进肚子级别的材料”。
材料开搞!厨房秒变实验室
目标锁定“米粉打底”和“紫茉莉调色”这两招。翻出家里做饭用的精磨大米粉(千万别用带麸皮的糙米粉,颗粒粗得像砂纸!又翻出老妈晒的干紫茉莉种子(学名“胭脂花籽”,中药铺子也有卖)。
- 第一步:蒸米晾干碾粉! 按古法,抓一把米淘干净放笼屉蒸熟。蒸汽上来那股米香还挺诱人。蒸透了拿纱布包起来沥干水分,再摊开在阴凉处阴干(急脾气晒干也行,但容易裂)。等米粒硬邦邦了,直接倒进料理机开打!转速调到最高,嗡嗡嗡打了快十分钟,筛了好几遍,才得到一小捧细得像烟灰的面粉——这粉可真考验耐心!
- 第二步:处理紫茉莉籽! 晒干的黑籽儿硬得像小石子,用镊子把里面白色的胚乳(就是能做粉的部分)抠出来。指甲缝里全是粉末,费劲!抠出十来颗放小石臼里慢慢舂,捣成绵密的白粉。凑近闻有股淡淡的草木味儿。
上脸实测!翻车现场频出
材料备齐,坐镜子前准备变脸!
- 纯米粉打底:手指蘸了点米粉往脸上抹。抹不匀!像在搓墙灰。凑合铺了一层,远看是白了点,近看全是白粉浮在汗毛上,细纹沟壑全卡粉!一笑脸上能掉渣,干了以后绷得难受,一碰就掉。遮瑕约等于零,持久度极差,干皮灾难!除非真穷得只剩米,否则不建议。 加点“料”试试:
- 紫茉莉籽粉调色版:挖一勺米粉混一小撮捣碎的紫茉莉白粉(据说这玩意儿能提气色)。调和完看着粉嫩嫩有点意思。上脸依旧不好推!颜色是微微泛粉,但遮盖力依然弱爆,脸颊试色那块像过敏未遂的红印子,出汗一蹭全花了。手指也被染红了,洗半天才掉。
意外发现!老祖宗护肤有点东西
翻资料时还发现古人爱在粉里加“养肤料”。我试着熬了点简易中药汁(抓了几颗绿豆、一点白芷片加水煮开,滤出汁水放凉)。煮的时候满屋都是药味儿,差点被老公轰出厨房!
- 药汁润粉:用绿豆白芷水代替清水,调和小米粉成浆糊。等晾干了再碾碎。这粉上脸稍微没那么“掉渣”,药味挺大,粉感依然重。持久遮瑕没指望,但卸妆洗完脸,那块皮肤摸起来倒是软了些!看来古人真懂“妆养结合”,重点在长期护理而非即时遮瑕。
血泪教训&大实话
折腾两天,脸皮都快搓薄了。老实说,古代这些法子跟现代粉底液根本没法比:
- 遮瑕?基本靠想象。 除非你皮肤完美无瑕,否则别指望遮痘印斑点。
- 持久度?风一吹就没!出门得随身带个粉囊随时补,麻烦死人。
- 妆效?惨白假面是常态。老公说我用完米粉像刚糊完墙,用紫茉莉粉像被蚊子叮了个包。
但也不是全无收获:
- 健康第一位! 古人用铅粉为美白命都不要了,我们可别学!还是健康靠谱重要。
- 天然材料养肤思路值得学。 像中药粉、珍珠粉(这回没试,估计也是提亮路数)这种辅助养肤的理念,现在不还有品牌在搞吗?思路没错!
总结就是:体验一把挺穿越回去我可能选择素颜!漂亮重要还是命重要?现代科技做出来的粉底液它不香吗?用绿豆粉当清洁面膜,珍珠粉混面霜提亮……这些倒能试试(下次实践再聊)!古人智慧,咱挑着学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