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儿折腾查壳工具到半夜
事情是这样婶儿的,我电脑里躺着一款2008年的老软件,想扒拉它用的啥壳。顺手就点开吃灰十年的PEID 0.92,结果这老伙计直接给我弹了个红叉叉。
当场血压就上来了- 先是怼着文件头查壳,它非说这是"Microsoft Visual C++"
- 换到深度扫描模式,鼠标转了三圈直接卡死
- 重启软件再试,报错框跳得比广场舞大妈还欢
气得我直接翻出收藏夹里吃灰的替代品。ExeInfo PE刚启动就弹出更新提示,左下角签名库赫然写着2023年,光看界面就比PEID年轻十岁。
车轮战现场实录
把那个祖传文件挨个喂给这些工具:
- PEID 0.92:继续装死,深度扫描转半小时没动静
- ExeInfo PE:三秒蹦出"UPX 0.89-1.24"还带压缩参数
- DIE:更狠,连编译器版本和熵值都算出来了
不死心又找了个VMP壳的样本。这回PEID直接表演原地去世,ExeInfo起码能认出是虚拟机保护,DIE甚至把入口点偏移都给标红了。
老古董的闪光点
但你要说PEID全是缺点...它安装包才700KB兄弟们!现在随便哪个查壳工具没个几十MB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而且人家自带完整脱壳插件,不像现在工具链得拼积木似的组装。
在回收站前犹豫了- 查新壳还是得用现代工具,数据库差着十五年
- 但调试老程序时,PEID的轻量化真香
- 插件系统现在看依然牛逼,能挂Python脚本
结果这老家伙现在稳定住在我D盘角落。前两天翻社区老帖还发现个冷知识:当年用PEID查不出来的壳,现在换个皮肤的新版照样歇菜——合着有些检测方法二十年都没进化!
(半夜关电脑前突然想起05年在网用PEID扒传奇客户端,被网管追着打了三条街...这算工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