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聊聊敬老活动那些事儿。刚看到社区搞的"老吾老"志愿活动海报,心想周末闲着也是闲着,就报了名。
线下初体验
周六起了个大早赶到社区活动中心。刚进门就看见七八个老人坐得像小学生似的,两个小姑娘正带着做手指操。我赶紧套上志愿者马甲,上前帮着扶动作慢的老人。隔壁桌王奶奶突然掏出几颗糖塞给我:"囡囡吃糖",她说话漏风的口音让我想起老家的外婆。
中午送餐时候走错楼栋,端着保温箱在电梯里上上下下。到刘爷爷家时他死活不开门,隔着门喊:"你们又来骗老人家买保健品了是?"还是社区干事小张拿着工作证过来才解决。回家路上腿肚子直抽筋,但看到老人捧着热汤的模样又觉得值。
蚂蚁庄园的早晨
第二天睡到日上三竿,摸手机点开蚂蚁庄园收鸡蛋。小鸡饿得转圈圈,赶紧把朋友家的饲料薅来喂上。攒够五颗蛋换成"敬老爱心"项目,系统跳出个金光闪闪的勋章——完成今日公益任务。
顺手点开项目详情页,只有三行字写着"为XX地区老人提供营养餐",连张实地照片都没有。去年捐的三十多次项目里,就见过一次志愿者送餐的模糊侧脸照。
拍桌板说差异
晚上把两天经历写在笔记本上比较,发现几个扎心的事实:
- 温度差:线下能摸到老人冰凉的手,线上只能看到虚拟鸡蛋
- 信任成本:王奶奶半小时就让我帮她梳头,刘爷爷在防盗门里骂了二十分钟
- 体力消耗:线下跑断腿腰酸背痛,线上动动手指换徽章
- 后续追踪:社区活动有回访电话,蚂蚁庄园捐完就像石头沉大海
最让我膈应的是,玩蚂蚁庄园时总惦记着"再偷点饲料能多捐个蛋",而线下看到张爷爷碗里飘着的两片菜叶时,直接跑便利店给他加了份红烧肉。
写着写着突然飙眼泪。去年外婆走的时候我在赶项目,连视频电话都没接上。要是当初把蹲守蚂蚁庄园的时间换成回老家,现在是不是能少点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