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床刷手机看见《勇士安魂曲》的讨论特别火,一堆人说哭得稀里哗,我就纳闷了这到底是个啥故事?搓了把脸直接打开电脑开整。
第一步:摸不着头脑的初体验
我先戳开游戏官网想找背景介绍,好家伙,上来就是一段战争场面CG,满天飞的火球,断剑插在焦土上,几个穿着破破烂烂铠甲的人影对着黑压压的敌人冲锋。背景音乐轰隆隆的听着心里发堵。看完就记住一句嘶吼:“为了安息!”。这啥跟啥?人名地名全没交代,纯粹氛围烘托,给我整蒙了。
第二步:当个考古学家翻老黄历
实在没辙,我只能硬着头皮去翻游戏的碎片化叙事文本跟道具说明。点开破烂的士兵日记:“……第七次冲锋失败,格里芬小队只剩我和瘸腿的老马夫……后方早断粮了,为什么还要送死?” 另一条发黑的染血布条上写着:“儿子,如果捡到这布条,去艾尔文哨所找你莉娜阿姨……别回来。” 信息像挤牙膏似的,一点一点往外冒。
第三步:亲手把碎片拼起来
光看零碎不成故事,我一拍大腿干脆进游戏主线重打一遍关键节点。玩到第三章“守夜人的挽歌”,主角团终于冲到一个被炸塌了一半的堡垒里头躲着。外头敌人的嚎叫听着都起鸡皮疙瘩。这时队伍里一直咳嗽的盾牌大叔艾伯特,就是那个老用身体挡箭的家伙,突然摸出半块硬邦邦的黑面包塞给主角,声音哑得不行:“小子……省着点吃,我女儿……她以前最喜欢烤这个……” 然后他默默走到被石头堵住的破门口,用背死死顶住门缝,再不吭声了。等天亮敌人退去,人已经僵在那儿了。就那么安静,连句遗言都没留全。
第四步:魔鬼藏在针眼大的细节里
这时候我才后知后觉去翻之前的线索。原来在第二章的营地篝火边,艾伯特总是用烧黑的树枝在地上画一个歪歪扭扭的小房子,画完又赶紧用脚抹掉。旁边还散落着几根褪色的彩色头绳。游戏里从没说那是他女儿的,但当他把半块能保命的口粮塞出来,嘀咕那句“女儿喜欢” 的时候,我之前所有看到的细节轰地一下全连上了!眼泪直接冲出来没憋住!草,这编剧绝对是个老牌刀片批发商!
唠点干的
折腾到下午三点,泡面都凉透了,我总算把这游戏背景的脉络和几个捅刀子的情节整明白了:
- 亡国背景:老国王战死,敌军碾压式平推,反抗军基本就是送死游击队。
- “安魂”是诅咒也是执念:战死的人尸骨无存,灵魂被敌方巫师折磨,永远无法安息。反抗军每次冲锋高喊“为了安息”,是绝望里的一点寄托。
- 刀点藏在烟火气里:战士靴子底藏着的女儿小画、瘸腿老兵省下的一块糖(喂给了路边的野狗)、沉默寡言的弓箭手死前一直紧握着编了一半的草蝴蝶……这些东西平常看着不起眼,等你发现它们再也送不到该送的人手里时,刀就捅穿了。
说真的,这故事拆开看主线挺老套的。但制作组把心思全砸在普通人的日常物件和无声的告别上了。艾伯特那块面包、老马夫念叨的糖、画在地上又被抹掉的小房子……比什么壮烈口号都扎心一万倍!玩到这我算懂了,背景设定只是壳子,真正要人命的是那些压在你心里,让你半夜想起来还得憋回去一声呜咽的小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