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折腾qqrtx
那天早上刷手机看到行业群里聊qqrtx突然火起来,好多人在那儿讨论什么突破性技术。我这人好奇心重,想着搞明白这玩意儿到底怎么回事,就决定自己动手扒一扒。
先是在微信里搜关键词,结果蹦出来一堆标题党文章,要么是"五分钟改变世界",要么是"不懂qqrtx你就落伍了"。划拉了二十多篇,真正讲操作流程的没几个,气得我直接把手机扔沙发上。转战论坛更离谱,满屏都是"求带""资源互换",还有人直接贴收款码卖课,搞得跟菜市场似的。
- 装了个标榜"五分钟入门"的软件包,解压出三百多个文件夹,说明文档就写了句"双击exe运行"
- 照着某个教程配环境变量,重启后电脑直接蓝屏三回
- 加的技术群全天24小时刷屏,凌晨三点还在讨论中午该吃黄焖鸡还是螺蛳粉
摸出门道的笨办法
后来实在没招,跑去图书馆翻实体书。没想到真在角落找到本2018年出版的技术手册,封面都被翻得起毛边了。按书上说的用最老土的Windows记事本写脚本,一行行敲命令居然跑通了!虽然就输出个黑窗口表格,但这可是我亲手搞出来的第一个qqrtx案例。
等基础操作摸熟后,发现这事儿核心就在两处:数据管道要像拧螺丝那样卡死接口,算法模块得当乐高积木随便换。有次半夜突发奇想把天气数据接进去测试,居然真预测出小区快递站爆仓的时间点。
混进闭门茶话会
上周蹭朋友关系混进个行业交流会。现场看着挺高大上,水晶吊灯底下摆着马卡龙,结果大咖开口就是大实话:"现在吹得天花乱坠的那些方案,三年前我们就淘汰三遍了"。坐我旁边的技术总监更直接,拿叉子沾咖啡在桌布上画架构图:"看见没?底层还是十年前那套东西,就包装盒换得勤"。
临走时有个头发花白的老工程师拍我肩膀:"小伙子记录本借我看眼"。他翻完我手绘的调试流程图笑了:"比我们公司应届生强,他们离了自动生成工具连循环语句都写不利索"。这句话够我嘚瑟半个月的。
整理出的真东西- 别信什么智能开发平台,最稳的还是自己搓轮子
- 实际应用八成在跑基础分析,剩下两成在写分析报告
- 真正的风口在老旧系统改造,但没人愿意说这块难啃
现在电脑里攒了七十多个测试案例,从预测奶茶销量到模拟养鸡场疫情传播。最新战绩是帮楼下超市老板调了配货算法,昨天他硬塞给我两箱AD钙奶——这大概就是技术落地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