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异形主题是什么?深度揭秘大师的奇妙艺术

今天这个分享可有意思了,折腾了我大半天,就为了搞清楚齐白石老爷子那堆奇奇怪怪的画到底叫个啥名堂!事情得从前几天逛美术馆说起。

看展看出个疑问

馆里正搞齐白石精品展嘛我也挺喜欢他的虾蟹的,就揣着杯咖啡溜达去了。一开始看都挺正常,小虾米活灵活现的,水草飘飘的,可走到里头几幅画前,我端着咖啡都差点忘了喝——嚯!这是啥玩意儿?

画着人,脖子拉得跟长颈鹿似的;画棵樱桃树,果子大的像秤砣,树叶子倒小得可怜;还有画山的,那山势歪七扭八,感觉下一秒就要塌下来砸我脑袋上...跟我印象里的齐白石完全是俩风格!旁边有人小声嘀咕:“这仿的?画这么怪。”听得我心里也犯嘀咕了:老爷子画风不是挺写实的吗?

追着问,没人说得清

我逮着穿工作服的解说员就问:“小哥,齐白石这些变形了的画儿,到底算啥风格?有讲究不?”小哥张嘴就来:“,这叫写意!大师嘛追求神韵!”可他那表情,明显带着点蒙圈,估计自己都没琢磨过。我心想光说写意也太笼统了?别的写意画也不这样!问展馆里另一个老研究员,他推推眼镜说:“这个嘛..可能是齐老的个人特色探索阶段...”嗯哼?这话说了跟没说似的。

我更懵了,回来连喝了三杯茶都压不住好奇,非得弄明白这“奇奇怪怪”到底是咋回事。

扒资料扒到我眼发酸

回家我就把电脑搬床上开始干正事。先搜“齐白石 变形”,蹦出来一堆啥“中国艺术史密码”“解读大师隐秘符号”...全是玄乎的标题党,没点实在东西。翻白眼切换到知网,输入“齐白石 形式构成”,这词儿还是听一个美院朋友提过一嘴。

好家伙,这回靠谱点了!几个老教授的论文把我点醒了。原来这堆“怪画”背后门道深:

  • 老爷子胆太肥!他压根不管啥透视比例,眼前啥有意思就咋画,果子爱多大就多大!
  • 玩构图跟玩积木似的,画面该重的地方堆得满满的,该空的地方留一片白,看着怪但就是舒服!
  • 最绝的是线条,跟传统工笔完全两路,粗的细的乱蹦,画树枝像劈柴火,画蝌蚪尾巴抖得跟弹簧一样!

这哪是画歪了?分明是他故意打破规矩,用最“笨”的方法,画出最鲜活的东西!难怪那些虾鸟都像要跳出来挠你似的!

自己动手试了试,可太难了

看完资料手痒,我也铺开毛边纸,摸出吃灰的毛笔,想着学老爷子来点“异形”。结果...

  • 想画个歪脖子鸟,下笔就抖成波浪线,活像触电的鸡!
  • 学他“放大招”画大果子,布局稀碎,小叶子都不知道该塞哪,整张纸快被果子撑破了!
  • 模仿那奔放的线条?墨点子甩了一桌...

好么,半小时霍霍了七八张纸,画废的稿子能糊墙!这才知道他那“乱来”的分寸感多难拿捏。根本不是瞎画,那根“筋”早长在他骨子里了。

心里头那块疙瘩总算解了

折腾到这步可算通了:以前我就知道齐白石画得“像”,今天才算明白为啥“怪”得也这么牛!他哪是在变形?他是把眼里心里的热闹劲儿、生命力全给炸纸上了!规矩框不住他,咋痛快咋来。我捧着那堆画废的纸片傻笑,这不就跟人活一辈子似的?太板正了没劲,偶尔来点“异形”,才能撞出点真滋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