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些粉丝私信问我那个开辟的使者咋搞,说看起来高大上贼麻烦。巧了,我这人就是不信邪,非得亲自摸一遍给你们瞧瞧门道。今天就跟唠嗑似的,把我自个儿鼓捣的全过程给你们掰扯明白。
第一步:硬着头皮瞎撞
我寻思这玩意儿不就是个新工具嘛能难到哪去?结果官网一打开我就懵了。满屏幕花花绿绿的按钮,文档写得跟天书似的,全是啥“高级参数同步协议”、“动态拓扑优化”这种玄乎词儿。真他妈想点右上角那个叉叉。硬着头皮下载安装包,光是选安装路径就弹了三次权限警告,差点没把我电脑搞死机。
第二步:对着教程干瞪眼
找了个播放量最高的教程视频,信心满满点开。好家伙,人家鼠标刷刷两下就搭了个云端集群,我照着他点的位置双击,愣是弹出来个空白窗口。倒回去看第三遍才发现,这孙子手速快得离谱,中间暗搓搓按了Ctrl+Alt+Delete跳过权限检测!气得我灌了两大杯冰可乐才冷静下来。
- 踩坑1: 学人家建测试节点,结果把本地防火墙搞崩了,WiFi直接断连半小时
- 踩坑2: 跟着输命令行,少打个斜杠就报错,错误提示还是乱码
- 踩坑3: 配置向导有个默认勾选的陷阱选项,害我白同步了80G垃圾数据
第三步:逮住真东西死磕
后来在论坛翻到个三年前的旧帖子,有个老哥说了句大实话:“别被界面唬住,核心就三个文件夹的事”。我立马把花里胡哨的界面全关了,直接摸黑进安装目录。果然找到个叫core_bin的破文件夹,里面就仨exe文件:
- - 管权限的
- - 真正干活的
- - 搞不好就删库的神坑
拿记事本打开配置文件,把那些看不懂的参数全删了,就留了三行关键路径:
/user/documents/source_files/user/appdata/cache
/d/output
然后在命令行里敲* --simple=yes,嚯!监控面板突然开始哗哗刷日志了。
第四步:抓住牛鼻子
折腾到这儿才算摸着门道。什么狗屁开辟使者,本质就是个智能文件转移工具。秘诀就是别管那些花活:
- 目标路径不超过两级文件夹
- 提前清空缓存文件夹
- 每次操作前手动运行*
现在我用得飞起,建立新传输线就两步:把素材拖进source_files文件夹,双击桌面的批处理脚本。后台自动跑完还能给我微信发通知,比他妈官方客户端快三倍不止。
昨儿半夜搞完测试,窝在沙发上看监控数据刷屏,茶几上堆满喝光的红牛罐子。我老婆起夜看到直翻白眼:“还以为电脑中毒了,满屏绿字儿乱蹦!”说着就要拔电源线,吓得我扑过去按住机箱。这婆娘哪知道,屏幕里跳的不是病毒,是老子跟破软件死磕三天三夜的战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