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只鱼背后故事?创作者自述经历分享!

行,今天跟大伙儿唠唠我那首《我是一只鱼》是咋鼓捣出来的。这事儿说来话长,你们就当我搁这儿倒倒苦水。

一、脑子进水冒出个念头

那是去年三伏天,空调坏了,热得我在床上摊煎饼。半夜两点半实在睡不着,手机里瞎划拉,突然听见个十几秒的DEMO。就一小段吉他哼哼,贼简单,但那个调调儿,咕噜一下钻进耳朵眼里,凉丝丝的。我拍了下大腿(差点给蚊子拍扁),“这玩意儿加点水泡声儿,弄成条鱼的感觉不挺带劲?” 心里那点小火苗蹭就起来了。

二、瞎折腾的录音过程

第二天我就魔怔了。翻箱倒柜找出那个吃灰的USB麦,连上我那台老笔记本,吭哧吭哧下了一堆免费音效包。翻来覆去听那段小旋律,拿软件哼着改了几个音,硬是把它扭成了个“游泳”的调子。重点来了——找水声!厨房都成我实验室了

  • 拿吸管往玻璃杯里吹泡泡,录下来像鱼吐泡泡?根本不像!像老头漱口!
  • 水龙头开最小,滴滴答答录一段,调慢了放…… 嚯,直接成恐怖片水滴声了。
  • 没招,把我家金鱼缸捞出来,手机套个保鲜袋沉水里录,录一半鱼还撞镜头,吓得我一激灵。

鼓点也是难题。不想用常规电子鼓,从一堆音效里扒拉出个“指关节敲空玻璃瓶”的动静,调调音高拼一块,别说,还真有点小气泡往上冒的轻快感。瞎猫碰死耗子,成了。

三、拼拼凑凑出雏形

词儿写得快,就顺着“鱼”的感觉走,“七秒记忆”“鱼缸世界”“水草缠绕”这些词儿跟蹦豆子似的往外蹦。最绝的是副歌那句“我是一只鱼”,真就是哼旋律时随口秃噜出来的,比后来绞尽脑汁写的其他句子顺耳多了。主旋律录干音那天,我特意憋着嗓子唱,想弄出点“水底朦胧”的味道,结果唱了二十几遍,嗓子都哑了才满意。

四、上传完差点当垃圾扔了

弄完捣鼓了一礼拜,自己听着都腻味了。心想这啥玩意儿,水泡声儿加敲玻璃瓶,还有捏着嗓子的鱼叫?随手往平台上一丢,连封面都是我家鱼缸里那条傻金鱼照片糊的,配了行字:“热疯了瞎写的,凉快凉快得了”。发完倒头就睡,压根没指望有人听。

五、睡醒世界都变了

两天后登上去看数据,差点把手机扔鱼缸里——99+的小红点炸了!评论区成“鱼塘”了,有说解压的,有说做手机铃的,还有搞水产养殖的哥们儿说拿来当喂食信号…… 最离谱是有个小孩留言:“妈妈问我为啥趴在地上游泳???” 一看见沙雕网友来劲,立马开直播,现场教人怎么录“鱼撞话筒”声(当然是瞎掰的)。热度跟坐火箭似的蹭蹭涨。

六、后面那点破事

人红是非多,没过俩月,有家手游公司一声不吭拿我这歌当背景乐了,连个署名都没有。气得我肝儿疼,律师信直接甩过去。那边一看我真急眼,秒怂,赔钱道歉下架一条龙。钱不多,但买高级鱼饲料够我家那蠢鱼吃三年了。回头想想,要不是那天热得睡不着,要不是我家鱼撞了那下镜头…… 这破歌估计现在还沉在我电脑回收站里。

整活儿这事儿真讲不清,有时候你当个宝贝的东西别人嫌吵,你当垃圾扔出去的,人家真当块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