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进山踩点遇见暴风雪,迷路三小时差点交代在那儿,幸好半年前录视频学的野保技巧救回一条命。雪沫子糊脸那会儿,脑子里就剩五个字:别让体温掉。
一、就地挖坑比瞎跑强
刚开始还傻乎乎顶着风往前拱,结果羽绒服领口灌满雪渣子,脖梗子冻得跟冰坨似的。突然想起学过的雪坑保暖法,抡起登山镐就在雪坡背风面刨。刨到齐腰深就蜷进去,外层雪墙愣是比帐篷还挡风。体温计显示零下18℃,坑里硬是比外头高7度——这可比硬扛划算多了。
二、松枝当金条用
钻木取火纯属扯淡!冻僵的手指根本搓不动木棍。赶紧翻出急救包里的镁条刮刀,刀背猛刮三下火星子直蹦。先在雪地上铺层松树枝(比枯草耐烧),再撕半张纸巾当火绒。火苗窜起来那刻,雪坑顶上冰棱子都开始滴水。
- 背包常备三样:打火镁棒
- 药盒密封的棉花球
- 掰成段的松明条
三、把秋裤穿出技术感
腿脚回暖后开始折腾衣物。脱掉汗湿的保暖内衣裹进塑料袋塞怀里(防结冰),外层冲锋衣反穿(挡风面冲里)。最绝的是把急救毯裁成条,像裹脚布似的缠在登山鞋外面——铝箔面朝外反射体温,下山时踩冰面都稳当。
四、雪水煮沸也得加料
挖坑时攒了半壶雪,架火上烧开咕咚灌两口,胃里突然绞痛。才想起野外纯雪水伤胃,赶紧掰了块压缩饼干碾碎撒进去。这招是和护林员学的:碳水化合物能中和雪水碱性,肚子果然不闹腾了。
五、尿袋保命真不寒碜
最邪门的操作来了——小便前先套上保鲜袋!完事扎紧塞进外套夹层。别笑,这袋37℃液体关键时候能当暖宝宝,塞腋窝缓过劲后还能当水源应急(别问我喝没喝)。
等救援时缩在坑里啃牛肉干,突然发现生存重点根本不是工具多高级。急救毯是某宝9块9包邮的,松枝随手撅的,连装尿的保鲜袋都是午餐剩的。死扛五小时后看见直升机,裤腰上还粘着没化完的黄色冰疙瘩——但老子活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