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工资一发下来,心里就咯噔一下。工资才8000多块,房租水电煤气一扣,生活费再一折腾,剩下还没4000块。老婆唠叨说奶粉钱都紧张,这日子过得太憋屈了。我就琢磨着,得找点省钱的路子,总不能天天啃馒头。
在网上瞎逛的时候,刷到个帖子说团购能省钱,什么“800块买出2000块价值”,听着还挺玄乎。但我这人实在,不试试怎么知道真假?于是决定动真格的,从零开始搞团购省钱法。
第一步:注册团购APP,加入本地微信群
先是下载了美团和淘宝的团购版块,直接点注册搞定。结果一看页面,全是花里胡哨的优惠券,眼睛都花了。然后朋友拉我进了一个微信群,“小区妈妈省钱群”,里面500多人,天天刷屏各种团购信息。群主王姐挺热心,说先搞个小单试试水,推荐买个买菜套餐:原价50块的蔬菜包,团购价只要30块。我二话不说,手一滑就下单了。菜送到家后,仔细一数,省了20块,钱不多但挺爽。
接着就跟上瘾似的,每天都泡群里蹲点。看到水果套餐有团购,原价100元的苹果香蕉,现在68元开团。手一抽,下单买回家。老婆尝了尝,说口感还行,但质量没超市的算算账,这单省了32块,加起来省了52块了。心里美滋滋的,但老婆提醒别太贪便宜,小心假货。
第二步:实战试水,从买菜到日用
开始扩大到日用品,瞄准了洗衣液和纸巾。群里正搞“日用大团购”,原价80块的组合,团购价50块。手快抢了一个,结果快递送来时,包装裂开漏了一半。赶紧拍照投诉,客服磨叽半天,赔了10块钱券。净省20块,但这事真闹心。
总结经验后,学会比价工具,手机上装个记账APP。每次下单前,先搜下京东拼多多,看看原价到底多少。再盯群里的历史记录,专挑信誉好的团主跟。比如上个月团购洗发水,原价60块,群主小李开团45块。下单前先查京东,发现同款确实卖60,这才放心买。省了15块,一点不虚。
第三步:扩大范围,遇上糟心事
看群里人多了,胆子也大了。试过电子产品和生鲜,结果就翻车。一回团购水果箱,原价100块卖68块,图片看着鲜亮。到手一开箱,苹果全烂了。群里吵翻天,群主死活不认账,说他也是被骗的。我火一上来,拍烂果视频发群里,联合几个买家施压,群主退钱还补偿了券。省出10块,但这通折腾,时间都浪费了。
后来学精了,坚持“三不原则”:不多买、不跟生人团、不买生鲜大单。专挑日常消耗品,比如米油酱油,每周团一次。记录在APP里,月底算算账,省了快500块。
第四步:持续记录,养成习惯
咬牙坚持半年,搞成个例行公事。每周六晚上定闹钟,蹲群里抢券,优先买必须品:吃的用的穿的。碰到衣服团购,原价300的卫衣,团购价150块。先查比价APP,确认真便宜再下手。省下的钱全存银行小账户,眼不见心不烦。
最大头是年底家电团购。群里说空调团购,原价2500块的型号,团购价1900块。犹豫再三,先搜了京东苏宁,发现价格统一是2400左右。再问群主进货渠道,确认是品牌直供才付钱。装完一开,省了600块,乐得全家放炮庆祝。
结果省几千块,干货技巧送大家
整整一年下来,记账本一翻,省了3120块!钱都是毛票攒出来的:买菜省800,日用省700,衣服家电省1620块。现在日子松快多了,老婆也不唠叨了。
我自个儿总结的实战技巧,简单粗暴:
- 别贪多,先试小单,省几块也是钱。
- 用比价工具查原价,别瞎跟风。
- 盯信誉群主,多看历史记录,群里吵架的绕远点。
- 定期记账,坚持就是省钱。
团购这玩意不是神话,关键是动起来加脑子活。省出几千块,够全家旅游一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