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周末,我一个人跑去菜市场买菜,突然想起家里老婆说要吃点新鲜的鱼,点名要大鼠尾鱼。这鱼平常不常买,但我琢磨着挑不好容易吃出病来,就想着自己试试怎么选。之前一次贪便宜买过死气沉沉的,结果煮出来一股臭味,全家都不爱吃,钱也白花了。
准备工作
我先打听了周围哪个菜市场新鲜鱼多,定了城东那个露天市场。清早六点就爬起来,带上零钱和一个塑料袋就冲出门了。路上还碰到个熟人,随口问了下他挑鱼有啥妙招,他笑我瞎操心说:“随便拿条顺眼的呗,别想太多。”可我不信这套,上回就是太随性吃瘪了。
到了市场,直奔鱼摊去。一看吓一跳,鱼摊上摆着十来条大鼠尾鱼,全泡在水盘子里,有的翻白眼有的黏糊糊的。我深吸口气,先绕着转两圈,用手扒拉水看看动静。摊主大妈过来招呼,张嘴就说:“小伙子,看这条多新鲜,还活蹦的!”结果仔细瞅,那鱼动都不动弹,肯定是昨天没卖掉的。
动手挑选
我就开始较真了。第一招是看眼睛。弯腰蹲下去,盯着鱼眼睛使劲瞧——新鲜的眼珠子得亮堂堂的,不发浑。试了几条,终于找着那条眼珠亮晶晶的,像玻璃球似的。摊主大妈见状嘟囔:“就你事儿多,这条贵一块钱!”我心里嘀咕,贵点儿总比吃坏肚子强。
第二招是闻味儿。我把鱼提溜起来,凑近鼻子闻了下,一股腥臭味直接呛喉咙。赶紧扔回水里,试下一条。轮到那条眼亮的,轻轻闻了下,只有淡淡的海水味,不刺鼻。这下我就挺定了。
接着是摸尾巴和身子。大鼠尾鱼尾巴长嘛我就捏了捏。硬的跟木头似的,八成是老鱼;新鲜的就软乎乎的,一按弹回来。身子也得紧实,不能软趴趴像烂泥。试了试,软趴趴的一碰就出水,果断跳过。
一步是谈价钱。摊主大妈报价十块一斤,我直接砍:“八块,这条我看中了!”她急了叫:“新进的都是九块起步!”我就掏出之前问别人价的记录,比划比划,八块五成交。
实践结果
提货回家,立马开煮。老婆帮清理了下,鱼鳞刷刷掉,肉色白嫩嫩。简单清蒸了十五分钟,上桌后一股鲜香扑鼻。尝一口,甜丝丝的,一点腥味没有。全家抢着吃光,儿子还嚷着要再买。算下来,省了两三块,划算到家了。
总结这回挑鱼就是靠几个小动作:看眼睛亮不亮、闻味儿淡不淡、摸尾巴软不软、砍价格狠不狠。下次你们去市场,别听摊主忽悠,直接上手试试,保证鲜甜还省钱。我这法子,可是踩了坑才摸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