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底,我琢磨着换个地方散散心,听说豹子村风景不错,就一个人开车去了。这地方网上吹得天花乱坠,说啥“传统文化体验”,结果一进村就踩了个大坑。
刚到村口就碰到个“热心村民”
我停车下来想找人问问路,突然冒出来个大叔,凑过来说:“兄弟,来看祭品仪式的?先得买点东西供上,保平安!”我心想文化体验嘛正常,就跟着他走了。他带我绕到个小铺子,老板拿出一堆杂七杂八的玩意儿——几个破碗、几根香、还有个旧布包。我说这算啥祭品?他脸一板:“别瞎问,外村人不懂规矩,买了才能进。”我手一掏钱包,他张口就要五百块。靠,这不坑人吗?我把钱塞回去,扭头就走,他还在后头嚷嚷:“等下,等下,仪式快开始了!”
走远了点,我碰到个打扫垃圾的大婶。她摇摇头:“那帮人就专骗游客,祭品早就不讲究这些破东西了。”我递根烟套近乎,她才原本村里的祭品就是普通水果啥的,象征意义,现在全被这帮人把持着,高价卖给外人。大婶指了指远处的小庙:“那儿免费进,你要真心想看,随便摘俩苹果放边上就行。”我乐了,赶紧跑去路边摊买了俩苹果,一块钱搞定。
进庙转了一圈,果然没啥特别的——就是个旧院子,墙上挂了点画。几个真村民在聊天,没人管你供不供东西。我坐台阶上歇了会儿,掏出手机拍了点照。临走前,我还问了问旁边喝茶的老大爷。他哈哈笑:“外地人傻,被忽悠得交钱。我们本地人都不兴这套了,全当笑话看。”我这才明白过来,从头到尾就是个忽悠局。
总结点避坑干货
回到家,我琢磨这事儿挺有意思的。说白了,豹子村的祭品就是被某些人拿来做幌子骗钱。游客们听我一句劝:
- 别信陌生人推销:村口那些主动搭话的,十有八九是托儿,绕开就走。
- 自带便宜小东西:真供品就水果或花,超市几块钱买点就行,别花冤枉钱。
- 多找本地人打听:看到扫地的大婶或闲聊老人,问一问,实情藏不住。
豹子村风景还行,但祭品这事儿纯粹是个坑。我这回没上当,全靠扭头快。下次你们去,记住咯:心硬点,嘴勤点,啥事儿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