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得从我闺女说起。上周二刚下班,推门就听见客厅哇哇大叫,一瞅我媳妇儿正陪着四岁闺女在平板上戳戳点点,屏幕里米老鼠顶着个大耳朵蹦跶,背景音乐吵得我脑仁疼。“这啥玩意儿这么闹腾?”我脱了鞋随口一问,闺女头都不抬:“米奇妙妙屋!爸爸别吵!”
一、先当个陪玩工具人
实在好奇这玩意儿有啥魔力,第二天晚饭后我主动请缨陪玩。结果一上手傻眼了——这游戏根本不是我想的纯傻玩。开头就把我震住了:闺女戳开一个“妙妙工具”按钮,屏幕蹦出扳手、锤子、刷子三样工具,米奇捏着嗓子喊:“咱们需要哪个工具修屋顶呀?”闺女小胖手唰地点了刷子,米奇立马彩虹屁:“真聪明!刷油漆用刷子!”闺女乐得直拍大腿,我倒是心里咯噔一下,这互动比看小猪佩奇干瞪眼强。
二、字母歌突然变洗脑包
玩了三天,邪门事儿来了。有天洗澡,闺女突然拿肥皂在瓷砖上划拉,嘴里念叨:“妈妈快看!这是个A!像妙妙屋房顶!”我一激灵,家里根本没人教过字母!转头翻游戏记录才回过味——原来每次进游戏加载时,米奇都会带着一群角色扭着屁股唱英文版字母歌,屏幕上跳跳跳地闪字母动画。闺女嫌加载慢嚷嚷着要跳过,结果耳朵早被这玩意儿腌入味了!
更绝的是下午拼积木。她抓起黄色方块突然喊:“唐老鸭的船是黄颜色的!”我愣是翻出上周游戏截图对比,还真有个黄色小帆船场景。这颜色配对功能悄默声就塞她脑瓜里了。
三、亲测三大意外收获
- 1. 省妈神器真管用
- 2. 生活常识偷偷学
- 3. 反应力练成急性子
以前哄娃要么放动画片她看呆,要么陪读绘本我讲瘫。这游戏愣是能让她跟平板吵架:“米奇!梯子放左边呀!左边!”手舞足蹈半小时不带腻,我媳妇儿趁机多炒俩菜。
昨天厨房水管漏水,闺女蹬蹬跑过来:“爸爸拿扳手呀!跟米奇工具箱那个一样!”还别说,游戏里修水管片段真出现过扳手。这小游戏硬是把日常生活道具给整明白了。
最明显是反应速度。玩到后半段要帮高飞接蛋糕,屏幕唰唰掉不同颜色蛋糕,点错三次就失败。刚开始她手忙脚乱哭唧唧,现在眼疾手快比我强。上周在超市指货架最上层饼干盒,我都没看清是啥口味,她嗷一嗓子:“蓝色盒子!快拿!”——跟游戏里抢蛋糕一个架势。
当然也有想摔平板的时候
优点归优点,缺点也够呛。是音量!米妮那个尖嗓子每次喊“Oh!Toodles!”都让我耳朵嗡嗡响,音量键都快按塌了。是流程太固定,解决问题就那三板斧:选工具→用工具→跳舞庆祝,玩到第五天闺女就腻歪:“又修屋顶呀?”
上周幼儿园老师倒是给我发微信:“最近教颜色认得快,在家强化训练?”我瞅着闺女正捧着平板大喊“紫色帽子给黛丝!”,默默截了个游戏画面发过去。回头想想,虽然这游戏闹腾又套路,但娃能跟着喊字母、分颜色、记工具,单冲这三点——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