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短视频突然来了灵感,觉得该写点干货了。翻出抽屉里积灰的便签本,抓了支快没墨的笔就开始瞎划拉。
憋标题憋到脑壳疼
先在本子上横七竖八列了十几个标题,有些长到要换行,有些短得像没写完。划掉三四个特别离谱的,剩下的越看越别扭——要么太啰嗦像老妈子念经,要么太简单像朋友圈打卡。
第二波学乖了,掐着手机计时器搞。写一个标题瞄一眼字数:17个字?删掉俩"的"字;9个字?硬塞个动词进去。折腾半小时本子都快划破了,总算凑出六个长短差不多的。
排序排得想掀桌
把纸条裁开在桌上排兵布阵,前两个谁开头就争了十分钟。第三个标题读着拗口,改了两个动词还是不顺。最气人的是第五个和第六个,明明该讲结果却排到结尾,活像炖汤撒盐巴。
心一横,按事情推进顺序硬排:
- 第一步先解决技术选型问题
- 接着处理数据库连接池配置
- 中间踩坑缓存穿透必须写
- 调优时线程数改到第五次
- 压测结果比预期差挺多
- 紧急熔断方案凌晨上线
排完发现第六个标题超了五个字,气得把废稿揉成团。正要往纸篓扔,突然瞟见垃圾堆里的苹果核——灵感来了! 把"凌晨紧急上线熔断机制"改成"半夜救火熔断方案落地",刚好28个字!
成品晾出来瞅瞅
1.技术栈对比三天拍板Go语言
2.连接池调参踩了五个深坑
3.缓存穿透差点搞崩数据库
4.线程数改到第五版才稳住
5.压测QPS比预估少三成
6.半夜救火熔断方案落地
拍完照发动态时手还在抖。真的,写标题比敲代码累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