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又被称为自然保姆?来看它对人类生活的5大好处

今天咱唠唠湿地这个自然保姆的事儿。上个月不是被环保局的朋友拉去拍宣传片嘛扛着摄像机在芦苇荡里钻了一天,浑身是泥不说,蚊子给我咬得满腿包。

纪录片差点拍成灾难片

原本想着拍点野鸭子戏水就完事儿,刚把三脚架支棱起来,咔嚓一声陷进烂泥里半截。操起DV追着白鹭跑,结果脚底打滑差点把镜头喂了鱼。最绝的是,小刘刚掏出无人机,瞬间被芦苇缠成粽子,举着竹竿捅了半小时才弄下来。

晚上蹲在渔家乐啃烤鱼的时候,船老大看着我们狼狈样直乐:"你们城里人不知道?咱这烂泥塘可比亲妈还贴心!"说完掰着手指头给我数:

  • 喝水全靠它:上游化工厂的脏水淌下来,经过芦苇根这么一兜,流到咱水龙头就变干净了
  • 吃饭指着它:老头指着烤鱼说这鲫鱼没湿地早绝种,稻田灌溉水也是湿地过滤的
  • 防汛靠它顶:去年发大水,下游商场淹到二楼,我们村就湿鞋——湿地像海绵把水吞了

扛着相机找证据

第二天我特意跑到湿地排水口。嚯!化工区的铁锈色河水,淌过三公里芦苇荡,出来居然能看到底。蹲着拍了俩钟头延时摄影,镜头里真看见浑浊的水慢慢变清亮。

跑去问种粮大户老李,他扯着嗓子吼:"没这破沼泽地,我六百亩水稻早渴死了!"原来旱季河床露底的时候,湿地底下渗出来的水救活了整片稻田。

  • 这地方还是天然空调:中午四十度高温,钻进芦苇丛立刻降五度
  • 治病药铺子:采药的老太太说止血的苇根、祛湿的荷叶都靠湿地长

最让我惊掉下巴的是保护区数据:一公顷湿地锁住的碳,顶二十亩树林!那些烂叶子臭淤泥,原来是把二氧化碳摁在泥里的高手。

现在谁笑话我踩泥巴我跟谁急

上周城里热到40度,我特意带温度计跑到湿地边——芦苇丛里才34度!晚上拿着去年拍的素材剪片,镜头扫过钓鱼的老汉、采莲藕的妇人、追萤火虫的娃,突然明白船老大说的"自然保姆"啥意思。

自家经历最打脸:去年小区水管改造停水三天,全楼就我从湿地打的山泉水没事,邻居们喝桶装水集体拉肚子。这烂泥塘护着我们吃喝拉撒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