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灵异事件是真的吗?(科学分析背后的真相)

前天晚上加班到十一点多,正埋头改方案,头顶的灯管突然滋滋闪个不停,跟我隔着两个工位那台老打印机,“咔嗒咔嗒”自己空转起来了。我后脖颈子汗毛“唰”就竖起来了,整个后背凉飕飕的。办公室里就剩我一个人,那声音在静得吓人的夜里格外刺耳。当时心里直打鼓,抄起手机就打算拍下来发朋友圈。可手刚摸到手机,灯又突然稳住了,打印机也跟断电似的彻底没了动静。这要搁以前,我肯定觉得撞邪了。

一、先别慌,掏出手机干正事

这回我可没急着咋呼。第一件事,打开手机自带的测电器功能(对,现在智能手机都能干这个),绕着打印机和头顶那排灯管晃了几圈。数值显示“低”,屁事没有。接着翻开电脑里存的温湿度记录文档(干咱们这行的,机房数据都是习惯性监控的),看到昨晚十一点到十一点半这段时间,湿度突然从55%飙到了85%。我立马去茶水间瞅了眼,果然,行政大姐临走又忘记关加湿器了,那白雾“呼呼”地往外喷!

二、破案装备升级,上点硬货

光知道湿度高可不够,打印机凭啥自己动弹?第二天我特意提前溜回公司,工具箱直接塞进公文包。包里装着:

  • 一个家里淘汰的小米温湿度计(带历史数据那种)
  • 办公室角落里翻出来的旧万用表(电池差点没电了)
  • 最关键的——一个能测磁场强度的小玩意儿(网购的,几十块钱)

下班后人都走光了,我把温湿度计贴打印机边上,再掏万用表,哆哆嗦嗦对照着网上的教程,测打印机电线接口有没有漏电。测半天也没看出哪短路。不死心,又掏出那个磁场测试仪,像个特务似的在打印机周围、特别是机箱后面那堆蜘蛛网一样的插线板区域来回扫描。

三、抓到“幽灵”的尾巴了

结果一出来我就乐了。好家伙,打印机电源线旁边紧挨着一个工位的台式机主机(那哥们儿请假一周,机器没关),显示器后面还挤着一个排插,上面插着三台充电器和一个老式笔记本电源。那块区域的磁场强度读数蹭蹭往上跳,比办公室其他角落高出足足五倍多!我猫腰一看,电线都拧成麻花了,还热乎乎的。

这下全通了:高湿度让老化的电线表皮成了导体,加上旁边超强的电磁场搅和(就是那堆扎堆的电器闹的),干扰了打印机的电路板。打印机那“咔嗒”声,大概率是它内部某个检测器或待机元件被莫名电流激活了,自己瞎运转一通。

四、“灵异现象”终结者心得

这事儿要是没动手测,估计我以后晚上都不敢一个人加班了。所以说,碰到怪事:

  • 先掏手机,别掏符咒。测电的、记录的,哪怕是个手电筒,都比胡思乱想强。
  • 盯紧环境变化。温湿度、气流、甚至是清洁工新换的消毒水味,都可能是诱因。
  • 别小看电线纠缠。办公室里插线板挤作一团,磁场互相干扰太常见了,电器“闹鬼”多半是它们先闹脾气。

对了,至于那个灯管闪?我后来搬梯子检查发现,灯架上积了厚厚一层灰,湿气一上来,估计是哪里接触不良打火了。那灯,该退休了。

现在行政大姐的加湿器被我贴了张“下班必关”的大字报。昨天半夜去接水,打印机安安静静的,就听见那加湿器被我拔了插头后,水箱里可怜巴巴地冒了两个泡。啧,这年头,“鬼”也得讲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