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痛的17岁适合中学生看吗?探讨现实意义价值!

昨晚刷抖音看到好多孩子吵着要买《会痛的17岁》,我闺女同桌还因为家长不给买在班里哭鼻子。心里咯噔一下,这书名字就带着刺儿,中学生真能看明白吗?抄起外套就出门,直奔社区图书馆找答案。

找书过程比想象中费劲

先在图书馆青少年区转了三四圈,愣是没找着。问管理员才知道被归到“成长教育”书架最底层——好家伙,和《青春期生理卫生手册》挤在一块儿。弯腰扒拉半天才抽出来,书封都蹭灰了。

蹲点观察真实读者反应

特意挑了周六下午三点,猫在书架后面偷瞄。结果真有发现:

  • 穿校服的眼镜男孩边看边抹眼角,翻页时把书角攥得死紧
  • 两个初三女生凑头读着读着突然沉默,红着眼眶去卫生间
  • 最让我揪心的是个扎马尾的女孩,盯着第137页发呆二十分钟,手指头把纸都摁出坑了

趁她们还书时凑上去搭话,那马尾辫姑娘嗓子还哑着:“阿姨,这书里写堕胎那章...跟我表姐经历一模一样。”

回家亲自啃完整本书

泡了浓茶开夜车,翻到凌晨两点眼皮打架。书里写的东西确实扎心:

  • 校园霸凌不是喊句口号就能解决
  • 重男轻女的奶奶把孙女当提款机
  • 懵懂恋爱闹出人命后的崩溃

但让我拍大腿的是三十页——所有受伤的孩子都摸索着在爬出泥潭。那个被坑钱的姑娘在小吃店打工攒学费,堕胎的女孩成了妇科诊室志愿者。

大清早堵在校门口采访

今早六点半裹着羽绒服哆嗦,逮住七个买过书的学生问。初三班长说得实在:“比思想品德课劲爆多了,但看完反倒懂怎么帮班里被孤立的小雯了。” 有个男孩更绝,把书里防性侵指南拍下来发兄弟群:“这比班主任念叨一万遍管用!”

意外撞见家长实战现场

正要撤时撞见熟面孔:楼上的李姐攥着书等在奶茶店,她闺女抱着书出来就挨训:“这种脏东西也敢看?!” 小姑娘突然吼回去:“妈你当年不就是书里那个为弟弟辍学的林小雨吗!” 李姐当场愣住,母女俩后来在店里抱着哭,临走了书还紧紧抓在手里。

合上书那会儿手机又震起来,闺女班主任发消息说想采购三十本当班会材料。摸着封面上那滴烫金的眼泪,突然觉得孩子们比大人们想的扛造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