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好奇亚岁是什么
那天刷手机,看到个词叫亚岁,我立马蒙了,心想这啥玩意儿?跟节气有关吗?赶紧上网一搜,结果发现亚岁就是我们常说的冬至!原来老祖宗叫法这么文绉绉的。平时我只知冬至要吃饺子,没想到还有专家说现在庆祝得讲究点秘诀。这就勾起了我的兴趣,想着反正年底闲着,不如自己试试看,既能长知识,又能热闹热闹。
找专家学习秘诀
说干就干,我先是打电话给我那退休的大学教授朋友,他可是民俗专家。结果他笑呵呵地说:“哥们,冬至可不能光吃,现代人得加点新花样!”我催着他别卖关子,赶紧倒点秘诀出来。他分享了几条,核心就两点:第一是强调家庭聚会,别搞成吃货大会;第二是得融入点创新活动,比如做点手工或讲故事。我心说这简单,不花钱的玩意最靠谱。赶紧拿小本本记下来。
- 秘诀一:全家齐动手,别光坐着吃,一起包饺子或者捏汤圆。
- 秘诀二:讲点老故事,找些冬至传说,比如为啥要吃这些。
实际操作庆祝过程
到了冬至前一天,我就开始折腾了。上午跑去菜市场买了一大堆面粉和肉馅,准备包饺子。结果媳妇笑话我:“你这厨艺渣渣,能行吗?”我拍拍胸脯说,没问题!按照秘诀一,全家一起上阵。我揉面擀皮,老婆剁馅,孩子也跟着瞎掺和,手忙脚乱地捏出几十个奇形怪状的饺子。过程中,我还扯着嗓子讲起专家说的故事:冬至为啥吃饺子?因为古人觉得饺子像耳朵,保暖避寒。孩子听得哈哈笑,家里闹哄哄的,像个小市场。
晚饭后,按秘诀二搞创新。我拉着全家挤沙发上看短视频学手工,做个简易的冬至纸灯笼。结果纸剪歪了,粘上胶水粘糊糊的,孩子还弄脏了新衣服。媳妇气得直跺脚,但我乐呵呵地说:“这不就热闹嘛”点上蜡烛,整个屋子黄澄澄的,全家窝一块说说话,聊着往年趣事。
结果和我的小感悟
这么一搞下来,我发现秘诀真管用。以前冬至就是闷头吃饭,吃完各自回屋玩手机,冷冷清清。这回,全家聚一块折腾,累是累了点,但笑声多了不少。孩子还嚷嚷着明年接着来,说比玩游戏有意思。我之所以会这么上心,是因为去年冬至闹得不痛快。那会儿光想着省事,叫了外卖速冻饺子,媳妇嫌没年味,吵了一架。今年这顿折腾,反倒拉近了感情。看来老专家说得对,节气庆祝别太懒,动动手才有味。以后我要把这秘诀都用上,管它啥节日,都热热闹闹的!大家不妨也试试,保准不后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