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上刷手机看见有人吹捧那个望月小太郎,说是什么明治维新的大功臣。我寻思这名字咋这么耳生?顺手点开评论区,嚯,好家伙!有说他发明了电报机的,有说他带兵打仗的,还有说他给天皇当过老师的。整得我脑壳嗡嗡响,干脆扒拉件外套就奔市图书馆去了。
一、翻资料翻得眼冒金星
大清早图书馆刚开门我就钻进去了。先扒拉明治维新的基础史料,手指头在书架上蹭得全是灰。翻完《日本近代史纲》又翻《维新人物列传》,愣是没找着"望月小太郎"五个字。隔壁老头看我哗翻书,还瞪了我好几眼。
不死心跑去查电子文献库,关键词从"望月小太郎"试到"小太郎望月",搜出来的全是动漫人物和火锅店招牌。气得我猛捶回车键,管理员探头吼了一嗓子:"同志!设备坏了要赔钱的!"
二、破折号后头藏着鬼
蹲厕所时候突然想起来,有些文献爱用破折号标注曾用名。赶紧抖着手重新搜"望月——小太郎",这回真跳出来三行字。凑近屏幕一瞅,1972年某县立档案馆的《地方维新志士名簿》缩微胶片里,在附录附录的附录用小字写着:"望月——小太郎(1838-1889),长州藩下级武士,曾任横滨港货物清点员"。
- 货物清点员??
- 说好的带兵打仗?
- 发明电报机的专利文件?
- 给明治天皇讲课时坐的蒲团?
掏出手机想拍屏幕证据,结果发现缩微胶片阅读器根本拍不清。急得我拽着管理员老头要打印,老头一推老花镜:"同志,这是孤本胶片,打印一次收费二百!"得,这考证成本血亏。
三、民间传说更离谱
下午跑到大学城想碰运气,拦住个历史系学生打听。小伙儿挠着头说:"望月小太郎?不就那个'维新酱油侠'吗?"给我整懵了。原来他们地方史选修课讲过,说这人把中国酱油引进日本改良,在横滨港偷摸往萨摩藩的军粮里倒酱油调味——就因为看不惯他们顿顿吃白饭。
回家路上越想越邪乎,蹲路边嗦粉时查维基百科,日文版就两句话:"明治时期地方小吏,存在与否存疑"。反倒是中文词条洋洋洒洒写了两千字,连他"用酱油瓶当武器刺杀幕府武士"这种鬼话都编得有鼻子有眼。
四、破案全靠发霉县志
托老同学搞到本发霉的《山口县人物志》,在蛀虫咬穿的第二百页夹缝里抠出段记载:"望月小太郎因挪用关税银两购买清国陶缸(注:实为酱缸),遭解职后酗酒身亡"。书页上还黏着疑似豆瓣酱的褐色污渍。
合着所谓"酱油改良"根本是贪污公款! 之前查到的"货物清点员"倒是说得通——可不就是管仓库才方便偷酱油吗?气得我把书摔桌上,震得泡面汤洒了一键盘。
真相辣眼睛
折腾两天一夜得出
- 这哥们最高成就:给酱油瓶贴过标签
- 真实历史地位:县志夹缝里的贪污犯
- 后世评价:中文互联网魔幻主义创作素材
回家发现冰箱的酱油瓶还倒了,褐色的液体流得满地都是。跪在地上擦酱油时突然笑出声——这算不算在复刻望月小太郎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