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没想聊这个,上周二闺女学校老师突然布置作业说要带孩子看电视,还特别标注最好看开心小和尚系列。我一拍大腿,这不是巧了吗!家里那台积灰的盒子刚好有这个资源。
实践过程一波三折
中午十二点半刚吃完饭,趁娃打哈欠赶紧开机。电视开机广告就等了两分多钟,急得我直拍遥控器。好不容易进到点播页面,界面花里胡哨的找半天才翻到动画区。好家伙,搜索框输入"开"字就跳出来十几个版本,什么双语版、经典版、睡前版...闭眼点了个播放量最高的。
开头两分钟俩娃压根不看电视,小的啃磨牙棒,大的揪我头发辫子玩。正想放弃,第三分钟突然播到小和尚踩到香蕉皮摔屁股墩的片段,俩小祖宗笑得口水直滴答。老大突然指着电视喊"小光头",老二跟着学舌"光光",把我给惊得差点摔下沙发。
观察到的神奇变化
- 平时坐不到三分钟的闺女,居然盯着看到片尾曲结束
- 看到小和尚浇花浇水桶砸脚,她突然跑阳台给绿萝浇水
- 演到分享点心时,破天荒把饼干掰了半块给弟弟
- 晚上刷牙磨蹭时,突然冒句"小和尚天天扫落叶"
这事真有门道
第二天送娃碰见幼儿园王老师,特意拉住我问观后感。人家说这动画三年前就引进当教材了,专门解决三大难题:
- 三分钟短故事治多动症
- 重复动作画面刺激语言
- 光头形象降低专注门槛
最绝的是上周四发生的事。娃爹带姐弟俩逛超市,弟弟非要货架顶层的泡泡水。正要闹腾,四岁闺女突然拉住弟弟:"小和尚等柿子熟~"这小子居然真就不哭了!回家路上俩人还蹲路边看蚂蚁搬饼干渣,念叨什么"慢慢走",把我家那个暴脾气老公惊得连发十条朋友圈。
昨晚给孩子洗脚时,她突然拿毛巾往我脚上糊。一问才知道学动画里小和尚给老和尚洗脚!虽然洗得满地水还糊了肥皂泡,但这实操能力比我讲一百遍"孝顺"管用多了。专家说这叫具象化教育,我看简单说就是——娃缺个能模仿的光头小伙伴呗!
最新进展:现在每天吃完饭主动拖儿童扫把扫地,扫不干净还急眼。最大的后遗症是她爹剃了个光头企图当真人版,现在孩子见他就喊"胖和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