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目击报告常见失误?4点建议避免踩坑!

上礼拜天可把我折腾惨了,跟着驴友团进山蹲了三天两夜,就为拍传说中的"鳞光龙影"。结果?半夜真听见树杈子咔嚓响,慌里慌张举相机,手电筒一晃——好家伙!镜头里是截断尾巴!回放才发现拍了个穿发光外套的野猴屁股。

一、手忙脚乱必翻车

当时冻得手指头都不听使唤,摸相机包跟拆炸弹似的。刚把镜头盖拧开,树丛里黑影"唰"地窜过去。等我哆嗦着调好焦距,那东西早没影了,糊片里就剩两条反光带,后来才认出是巡山员的护膝。

教训:
  • 提前把相机参数调好放外套内兜
  • 夜拍别用自动对焦,山里暗处根本对不上
  • 手机录像当备胎,至少能录个声儿

二、看见鳞片先别嚎

第三天清早在溪边捡到块蓝幽幽的"龙鳞",激动得当场发朋友圈。结果带下山被老猎人笑掉大牙:"娃娃哟,这是虹鳟鱼鳞!雨季冲上来的。"仔细看还沾着鱼腥味。

教训:
  • 带密封袋装"证物",别直接上手摸
  • 手机拍微观模式,鳞片纹路比肉眼准
  • 查查当地养殖场,去年有人把娃娃鱼当龙崽

三、别信眼睛信标尺

那晚真见着树冠上有长条影子游过去,月光底下看着起码十米长。举着激光测距仪照半天,测出来就三米多——合着是两条发情蟒蛇缠树上扭!

教训:
  • 包里随时塞卷皮尺
  • 找固定参照物,电线杆、车轮胎都行
  • 影子长度除以三,月光骗人最在行

四、鬼火未必是龙息

半山腰蓝绿火光飘忽忽的,差点跪地磕头。举着光谱仪冲过去,仪器警报哔哔响,数据显明是甲烷超标。拨开草丛是野猪尸体,胀得跟气球似的。

教训:
  • 带个甲烷检测仪,百来块钱保智商
  • 磷火飘得慢,活物火光带抖擞
  • 甭管多玄乎,先闻闻有没有腐臭味

下山路上让巡山员笑了足足五里地。人家掏手机给我看相册,光去年就存了二十多张"龙目击照片":高压线闪光是龙吐珠,烧秸秆浓烟是龙腾云,最离谱是把风筝线当龙须。

这回塞满装备的登山包算是白扛了,但好歹明白个理:真遇着龙的人,哪有手发朋友圈?早吓尿裤子了! 下次再往深山野林钻,先拿这些蠢照片给自己泼盆冷水再说。